2025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召开 聚焦规范竞争与高质量发展

mysmile 1 0

2025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于今日(13日)在天津正式拉开帷幕。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等多部门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围绕近期汽车产业如何维护公平市场竞争环境、“十五五”期间汽车产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等核心议题建言献策,共商行业未来。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在论坛上指出,我国将持续深化汽车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工作。下一步,我国将着手研究编制《新时期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为行业发展提供明确指引。同时,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带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加速推进新一代动力电池、车用芯片、操作系统、自动驾驶技术及高端装备等关键领域的技术攻关与产业化进程。

“我们还将实施新一轮汽车产业稳增长举措,持续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车船税等相关优惠政策,稳定市场预期。与此同时,将进一步规范汽车产业竞争秩序,坚决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并积极探索开展动力电池碳足迹管理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一司副司长郭守刚明确表示。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而面向即将开启的“十五五”,我国汽车产业正处于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由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关键战略时期。

国家数据局:汽车产业迈入“技术+数据”双轮驱动发展全新阶段

国家数据局相关负责人在论坛上强调,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不仅是推动汽车智能化演进的核心支撑力量,更是未来汽车产业生态重构和价值链升级的关键驱动因素。当前,智能网联汽车每日产生的海量高质量感知、控制及交互数据,已在智能驾驶大模型训练、高精度地图测绘、城市交通调度优化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展现出巨大价值。

该负责人同时表示,当前我国正处于数据驱动产业深刻变革的时代浪潮中,汽车的定义已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机械产品,而是逐渐演变为集数据采集、处理与应用于一体的智能移动终端。汽车产业的发展模式也正在从单一的技术驱动向“技术+数据”双轮驱动转变,并逐步进入以数据要素赋能全产业链条创新发展的崭新阶段。

中国汽车企业国际化竞争力评价体系重磅发布

在本次论坛上,中国汽车企业国际化发展创新联盟同步正式发布了《中国汽车企业国际化竞争力评价体系》。

该评价体系主要从企业与产品两大维度构建评价框架。在企业维度,设置了财务指数、国际市场指数、创新指数、管理指数以及售前/售后/服务体系共5个一级指标,并细分若干二级和三级指标,旨在全面、客观地反映企业的国际化综合能力。据在欧洲某国家开展的调研评价结果显示,有28.8%的当地消费者对中国汽车品牌的整体购车环节表示非常满意,36.5%的消费者对其整体售后服务环节给予了非常满意的评价。

专家分析指出,我国汽车产业在国家大国外交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具备显著的战略属性。面对当前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关键战略窗口期,亟需制定科学系统的顶层设计,并建立健全国际化竞争力评价体系,以更好地指导和推动中国汽车品牌“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