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1日,2025美国国际视听技术及系统集成展览会上,参会者正在详细了解青松光电最新研发的LED显示屏产品(资料照片)。受访单位供图
2025年以来,面对全球经贸格局的深刻调整,陕西省统筹推进稳外贸稳外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最新统计显示,前8个月陕西省进出口总值达3326亿元,同比增长10.5%,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全省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26家,外资企业实际进资162.36亿元,其中实际使用外资37.86亿元,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开放型经济发展答卷。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深度调整的背景下,陕西省正通过强化科技创新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引导外资深度参与产业链强链补链,全方位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打造外商投资高地,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
稳外贸
科技创新增强竞争力
9月8日,西安青松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松光电")的生产车间内,公司自主研发的LED显示屏系列产品吸引了记者目光。
记者现场观察发现,该产品采用模块化设计,使用磁吸工具即可轻松拆卸长方形显示模块。这些模块集成在专用集成电路板上,形成独立显示单元,通过类似搭积木的方式组合成各类尺寸的显示大屏。
"我们的全系产品采用独创的三合一集成技术,将传统分离式的电源、接收卡和转接板高度集成到单张电路板上,使显示箱体厚度减少40%,系统集成度提升60%,设备运行可靠性显著增强。"青松光电产品总监王敏松介绍道。
作为深耕显示行业30余年的高新技术企业,青松光电最新推出的第三代会议一体机整合了LED高清显示、智能视频处理和一体化会议系统,可使大型会议效率提升30%以上。"这款产品的核心突破在于解决了超大屏交互难题,我们在业内首创将激光雷达触控技术应用于LED显示领域,实现了毫秒级响应的精准操控。"王敏松表示。
凭借硬核技术实力,青松光电产品已成功打入国际高端市场。今年上半年,企业海外营收同比增长超过90%,产品覆盖全球140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LED显示领域树立了"中国智造"的新标杆。
面对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青松光电加速全球布局。"我们已在东南亚、欧洲建立本地化组装基地,通过转口贸易模式规避贸易壁垒,同时在南美、中东地区拓展合作代工厂,预计今年海外贸易额将突破6.5亿美元。"公司副总经理赵升波透露。
与此同时,陕西省开展的"陕耀全球"外贸促进专项行动为企业出海提供强力支撑。商务、外事、贸促等部门协同组织284家企业参加20个重点境外展会,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省商务厅还牵头举办全省外贸企业融资对接大会,成功促成15个银企合作项目,获得授信总额121.3亿元。
依托坚实的科技创新产业基础和多元化政策支持,陕西省外贸进出口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前8个月,全省出口结构持续优化,对欧盟、东盟进出口总值同比分别增长43.4%和17.9%,展现出外贸发展的韧性与活力。
稳外资
产业协同提升吸引力
在西安浐灞国际港务区,法国爱森集团全球第四大研发中心——也是其在中国境内唯一的综合性研发中心,已于今年8月正式投入运营。
对于跨国企业而言,研发中心选址需综合考量多重因素。该中心作为爱森集团亚太区技术转化枢纽,重点满足高端人才供给、产业协同发展和快速市场响应三大核心需求。
"西安丰富的高校资源与我们的人才战略高度匹配。"爱森集团亚太区副总裁尼古拉·博斯坦言。
作为全球化工百强企业,爱森集团的研发重点涵盖油气田应用、水处理技术、纺织化学品等工业领域,需要大量高分子材料、应用化学等专业的高端技术人才。
西安市拥有西安交通大学、长安大学、西安石油大学等数十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其中西安石油大学在油气田开发工程、应用化学等学科领域的优势,与爱森集团的油气技术研发方向形成完美契合。
更为关键的是,西安紧邻我国最大的油气生产基地——长庆油田,西北地区作为国内重要的油气主产区,其完善的产业基础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为爱森集团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
"将研发中心设在西安,使我们能够为周边油气田提供更高效的技术服务,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爱森集团中国公司西安分公司总经理邓海威表示,"本地聚集的延长石油等行业龙头企业,也为我们在油气技术创新方面创造了产业链协同机遇。"
爱森集团的投资布局,是外资企业加速落子陕西的生动写照。从早期的三星电子、美光科技、霍尼韦尔,到近年的荣达半导体、德国采埃孚、伊顿电气,一批外资重大项目相继在陕落地,彰显了陕西持续增强的外资吸引力。
为推动更多高质量外资项目落地,陕西省商务厅今年以来密集开展招商活动:举办陕港澳融合发展圆桌会,组织赴日本、韩国、沙特、阿联酋等国家开展定向招商,参加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推介重点科创项目,深入实施"服务保障进外企"专项行动,成功促成霍尼韦尔与西安中核续签合作协议,推动三星半导体、西安敏华、三星环新等重点外资企业加快资金到位和产能扩张。
优环境
高效服务释放"磁吸力"
在高端外资项目的竞争中,营商环境已成为关键决胜因素。陕西省各地通过提供"五星级"政务服务,充分展现了吸引外资的诚意与能力。
"原本以为跨国设立企业会很复杂,没想到在西安经开区,'一站式'服务让所有手续不到一周就办完了!"近日,德国投资人基里尔在领取陕西盈柏思工贸有限公司营业执照时,对当地政务服务效率赞叹不已。
这家外资企业的顺利落户,正是西安经开区推行"靠前服务+一站式办理+高效审批"服务模式的成功实践。
在得知基里尔的投资意向后,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经开区分局与经开区行政审批局迅速组建涉外服务专班,通过线上视频会议、双语政策手册等方式,将外资企业设立流程、材料规范等专业内容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指导文件,有效消除了语言障碍,为跨境投资提供便利。
从企业名称核准到营业执照发放,西安经开区为该公司构建了全流程服务闭环,通过整合市场准入、外资备案等审批环节,实现申报材料"一次提交、内部流转、限时办结",审批时限压缩60%以上。
目前,陕西盈柏思工贸有限公司已成功开拓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市场,月均贸易额保持20%的增长,同时为陕西特色产品出口搭建了新通道。
这只是陕西省优化外资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我省印发《陕西省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2025行动方案》,出台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外贸发展20条措施,全力打好外贸外资拓展攻坚战。各地通过实施精准服务前置、审批流程再造等改革举措,努力实现外资项目"引进即筹建、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的加速效应。
金秋时节的三秦大地,处处涌动着开放发展的热潮:百事食品陕西生产基地从用地审批到完成征拆仅用38个和17个工作日,立邦新型材料西北区域生产基地从开工建设到投产仅耗时100天……
一个个外资项目的加速落地,既有"老朋友"的持续深耕,也有"新朋友"的积极融入,见证了政企携手共进的丰硕成果,彰显了陕西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蓬勃活力。(群众新闻记者 肖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