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详解未来财政政策:空间充足 多项举措稳增长惠民生

mysmile 4 0

记者 辛圆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周五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十四五"实施以来,我国财政政策持续加力提效。数据显示,财政赤字率已从2.7%逐步提升至3.8%,2025年进一步优化调整至4%;累计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达19.4万亿元;通过减税降费及退税返税等组合政策,为市场主体减负超10万亿元。

蓝佛安强调,当前财政政策始终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注重预留政策储备空间,未来仍有充足的发力余地。

他从三方面阐释政策底气:其一,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为财政可持续运行筑牢根基;其二,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政策工具日益丰富,跨周期与逆周期调节能力显著增强;其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机制持续健全,存量风险稳步化解,财政应对复杂局面的韧性不断提升。

"财政部门将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灵活性和前瞻性,深化形势研判,强化政策储备,推动政策靠前发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蓝佛安表示。

据新华社报道,受国务院委托,蓝佛安于9月10日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报告了2025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

关于下阶段财政工作部署,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落实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

蓝佛安指出,将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精准落实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重点释放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潜力。

作为激发消费市场活力的重要举措,财政部等多部门已于8月12日联合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此次中央财政创新推出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实施1个百分点的贴息,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助力稳消费扩内需。

报告部署的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包括:全力稳定就业和外贸基本盘;加速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坚决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深化财政治理体系改革;严格执行过紧日子要求。

报告强调,要将畅通国内大循环摆在优先位置,持续实施积极的宏观调控政策,动态优化政策工具箱,在稳定就业市场、帮扶市场主体、激发市场活力、稳定发展预期等方面精准施策,以政策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在今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举办的宏观经济研讨会上分析,下半年经济运行仍面临压力测试,全年经济增速呈现"前高后稳"态势。为此,建议进一步优化财政政策储备,适度扩大总需求。

他具体建议:一是在4%赤字率基础上,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经济运行适时追加预算,确保财政支出强度与名义经济增速相匹配,把握政策实施节奏;二是加大对外贸等受冲击行业的纾困力度,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三是完善地方政府债务化解方案,优化债务风险分类管理,提升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四是布局新一轮高效益投资项目,重点向东部地区倾斜,注重社会效益提升,严格规范政府举债融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