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明确下半年经济工作重心:扩内需强创新防风险多措并举

mysmile 6 0

记者 辛圆

据新华社报道,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于9月10日上午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就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向大会作报告。

关于下半年经济工作部署,郑栅洁在报告中强调,要着力扩大内需市场潜力,深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融合,坚持不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隐患。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扩大国内需求已成为稳住经济大盘的关键举措。

在促进内需释放方面,报告重点提出实施消费提振专项行动,全面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政策,研究出台扩大服务消费的具体措施。通过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消费增长,高质量落实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近期透露,商务部将于本月出台服务消费扩容提质政策,整合财政金融资源,优化服务供给结构,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服务消费作为居民消费的薄弱环节,正成为拉动消费升级的重要突破口。服务消费不仅是总需求的重要构成,其强大的就业吸纳能力使其成为稳增长、保就业、惠民生的核心抓手。

他分析指出:"服务消费与商品消费相比,具有收入弹性高、供需时空同步、消费过程耗时、依赖人口集聚等显著特征。当前我国服务消费发展受居民收入预期不稳、闲暇时间不足、流动人口市民化程度不够、优质服务供给短缺等因素制约,亟需针对性政策破解发展瓶颈。"

除消费提振外,报告明确要优化投资增长机制,拓展有效投资空间,高质量推进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稳步推进雅下水电工程、三峡水运新通道、沿江高铁、重大核电项目等国家级工程建设。加速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的设立与投放,落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新规定,健全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的长效机制。

国家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周陈在8月1日曾表示,发改委正加快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的审批设立进程,将推动民营企业更广泛参与国家重大项目,特别是在核电领域进一步扩大开放,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建设。同时将完善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领域价格形成机制,提升项目投资回报率。

报告还提出建立健全育儿补贴制度,顺应民生需求变化,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升民生服务保障水平。

此前在7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明确自今年1月1日起,对符合条件的一孩、二孩、三孩家庭,每年发放3600元育儿补贴,直至子女年满3周岁。这是我国首次实施全国统一的育儿补贴政策,预计将惠及2800余万户家庭。

界面新闻观察到,近期上海、福建、陕西等多个省区市已陆续开通育儿补贴线上申领服务平台,并发布详细操作指引,便利群众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办理申领手续。

发改委在工作部署中还指出,将开展重点行业产能优化治理,落实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促进提质升级的政策措施,依法依规整治市场无序竞争行为。

近期中央层面持续强化市场监管,着力解决重点产业"内卷式"恶性竞争问题。

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明确要求,深入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聚焦突出问题,依法规范企业低价无序竞争行为,引导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市场。

7月底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特别强调,要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持续优化市场竞争秩序。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行为,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规范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活动。

罗志恒在采访中分析认为,当前"内卷式"竞争已从钢铁、煤炭等传统上游行业蔓延至新能源车、锂电池、光伏等"新三样"下游产业,这些行业具有市场集中度低、民营企业占比高的特点,不宜采用行政强制限产措施,需遵循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导向,实施精细化分类治理。

他进一步建议:"对于传统产业,应严格控制新增产能,鼓励企业实行错峰生产或自愿减产。其中水泥等启停成本较低的行业可完善错峰生产机制;钢铁等启停成本较高的行业宜引导企业自愿减产。对于新兴产业,由于技术迭代迅速,易出现结构性供需矛盾,不应采取大规模行政干预,而应加大创新支持力度,助力企业突破技术瓶颈以创造增量需求,同时支持行业并购重组,健全市场化退出机制,为产业发展预留充足时间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