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发房产重磅出击:下半年千亿供货引爆市场,灯塔项目能否重塑行业格局?
界面新闻记者 | 玥涵
界面新闻编辑 | 玥涵
注意了!建发房产刚刚释放关键信号:“下半年投资将把流动性安全置于核心,拿地决策必须权衡开发周期与价格波动风险。”在成功布局多城核心地块后,这家房企宣布下半年将审慎推进投资,确保产品力与风险防控双赢。
8月25日下午,厦门国有房企建发房产旗下上市平台建发国际(01908.HK)召开2025年中期业绩投资者沟通会。界面新闻从现场获悉,针对现有优质土储,建发下半年将聚焦产品落地,"公司正全力打造高质量灯塔项目,以实现市场引领和经营目标。"
建发国际行政总裁田美坦透露:"2025年我们全面启动灯塔战略,首批锁定北京、上海、成都、杭州、厦门五大核心城市。"该系列项目由集团研发中心统一规划,将依据各城市文化脉络和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杜绝标准化复制。
这批标杆项目预计贡献显著货值。据披露,建发房产2025年计划新增供货1700亿元,上半年已完成667亿元,下半年供货规模达1000亿元,节奏呈现"前低后高",9月起上海、杭州、成都等重点项目将集中入市。
田美坦介绍,北京建发海晏项目已近售罄,上海建发海宸预计国庆前后推出首批发售,杭州、成都项目正加紧规划,年底前完成开发。"当前市场反馈显示,我们的项目去化速度和溢价能力均领先同区域竞品。"
界面新闻了解到,2025年建发房产调整投资策略,告别过去扩张模式,转向核心城市核心地段的精准投资。年初,公司竞得杭州、成都年度单价地王,又通过协议转让获取上海杨浦新江湾优质地块,持续强化土储优势。
管理层在沟通会上明确,下半年土地市场将采用"以销定投"策略,依据回款情况择机补货。"城市选择延续深耕策略,重点布局市场容量大、需求稳定且品牌基础扎实的核心城市。"
在行业盈利普遍承压的背景下,建发保持稳健经营。8月22日披露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建发国际营收341.6亿元,同比增长4.3%;物业开发收入321.4亿元,增长3.7%。
分城市销售数据中,上海以77.1亿元销售额领跑,厦门(47.88亿元)、漳州(34.92亿元)紧随其后,贵阳、无锡、佛山、长沙、泉州、苏州等城市贡献稳定业绩。
盈利指标亮眼,期内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9.1亿元,同比增长11.8%,基本每股收益48.09分。销售规模方面,上半年股东权益合同销售额533.5亿元,增长4.9%;销售面积200.8万平方米,减少18.4%,呈现"量缩价升"特征。
城市销售排行中,杭州以119.1亿元居首,北京(82.5亿元)、厦门(55.5亿元)、上海(47.6亿元)分列二至四位,福州、武汉、成都、苏州、泉州等构成第二梯队。截至6月末,集团连同合营联营公司实现物业开发现金回款658亿元,现金流健康。
针对重点城市,管理层提出市占率提升目标。"虽未设定具体排名,但北京、上海、杭州等核心城市力争进入市场前五是长期方向。"
据透露,建发在北京市占率已从2.6%升至5.1%,上海从1.5%增至2.7%,杭州表现突出,从8.7%跃至14.3%。"福建省和成都市场受供货节奏影响,增长暂不明显,后续将通过灯塔项目提升份额。"
面对行业深度调整,建发管理层分享新思考。董事会主席林伟国分析,2025年5月前楼市整体平稳,但近两月市场下行,区域分化加剧。
"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核心城市的核心地段保持热度,上海内环、中环项目仍现积分摇号,但外环区域疲软。这也是京沪近期放松限购的主因。"
"市场分化将成常态。"林伟国强调,行业已告别"拿地即盈利"时代,建发正通过供应链体系建设提升抗风险能力。"优质供应商和材料管控保障品质,节点管理、供货节奏与生产需求协同,降低投资风险。"
即使对于优质灯塔项目,管理层仍持审慎态度。"团队对市场接受度如履薄冰。9月后多个项目开盘,成败由市场检验。"
战略重心方面,建发明确不再追求规模扩张,转而聚焦核心竞争力。"必须在市场保持份额,但更关键的是提升生存和盈利能力。"
田美坦补充,房地产行业正转向精细化运营,建发将用五年完善全流程管控。"过去成本控制不足,未来将重点强化。"
针对买方市场,建发提出精准客群定位策略。"每个项目需明确客情画像、配置标准和价格体系,这是成功关键。"
"产品创新研发仍是核心竞争力,灯塔项目将成为经验积累与模式输出的载体。"
田美坦特别强调投资能力:"城市布局、时机选择和项目定位的精准把握,决定企业发展质量。第四季度将据市场变化择机布局,不盲目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