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余如波
3000多年前,古蜀先民在三星堆铸造黄金礼器,金沙遗址"太阳神鸟"更成为中华文明的璀璨符号。如今,承载文化交流使命的"金熊猫"正以影视为媒,在成都续写文明对话的新篇章。
9月12日至13日,第二届金熊猫奖将在四川成都盛大启幕。这项永久落户巴蜀大地的国际影视文化大奖,以大熊猫为文化图腾,通过全球优秀影视作品评选与高端文化交流活动,搭建起文明互鉴的重要平台,持续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作为深化国际人文交流的年度盛事,本届金熊猫奖将以更开放的姿态呈现影视艺术魅力,展现天府文化风采。活动期间,全球影视人将齐聚蓉城,在光影流转间促进文明对话,让"中国的大熊猫,世界的金熊猫"品牌影响力辐射全球。
打造一场全球光影盛宴
国际性始终是金熊猫奖的核心特质。2023年首届活动便吸引104个国家和地区的7024部作品参与角逐,25个奖项的诞生不仅推动了国际影视产业发展,更让"美美与共"的文明观深入人心。
凭借《波斯语课》斩获首届电影单元最佳男主角的阿根廷演员纳威尔·佩雷兹·毕斯卡亚特,曾在领奖时感慨这段跨越三国语言的艺术之旅:"金熊猫奖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作品被世界看见,印证了好故事能打破国界,人性共鸣才是最通用的语言。"

《波斯语课》电影海报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高世名指出,第二届金熊猫奖将进一步提升国际水准、彰显中国特色、鼓励艺术创新。本届参评作品呈现显著增长态势:国外作品占比达73.2%,较首届提升3.2个百分点;参与国家和地区增至126个,新增22个国际参与者。
"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9月8日公布的提名名单汇聚五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影视精品。中国夏衍电影学会会长江平作为初评评委表示:"这些作品展现了影像作为'共情语言'的巨大潜力,在跨越文化差异中引发深度共鸣。"
9月13日举办的金熊猫盛典将揭晓最终获奖名单,全球影视人将通过光影艺术交流创作心得,彰显奖项的国际影响力与文化包容度,再次印证优秀影视作品的跨文化传播力。
开启一次国际人文交流
金熊猫奖不仅是影视艺术的展示舞台,更是多元文明交流互鉴的思想殿堂。首届活动中,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围绕"文明共生"与"未来影像"两大主题展开深度研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文化智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曾评价,金熊猫奖搭建了超越文化差异的交流平台,体现了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国际共识。2025年恰逢电影诞生130周年与联合国成立80周年,本届活动更具历史意义。

9月11日下午,第二届金熊猫奖"熊猫带你看世界"影视项目发布活动在成都举行。四川在线记者 韦维 摄
本届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在主论坛基础上增设"数智赋能""光影解码""场景焕新""生态重塑"四大平行论坛,邀请中外文化名家与科技专家跨界对话。9月11日启动的"熊猫带你看世界"影视项目发布活动,已促成多项国际合作意向。
公众参与度持续提升成为本届活动亮点:"大家一起看电影"展映单元精选《海上钢琴师》《一次别离》等经典作品走进社区;"我们的panda"全球短视频征集活动吸引超50国创作者参与,累计收到作品7万余部,成为民间文化交流的生动实践。

9月1日晚,第二届金熊猫奖"大家一起看电影"展映活动走进成都玉林东路社区。四川在线记者 韦维 摄
走出一条学习互鉴之路
首届金熊猫奖举办以来,四川影视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成都出品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创下159亿元全球票房纪录,《长夜将尽》《脱缰者也》等"四川造"作品接连斩获上海国际电影节重要奖项,《罗目的黄昏》成功入围釜山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这些影视精品正通过金熊猫奖平台加速"出海"。在2024北京文化论坛金熊猫沙龙上,川籍电影人方励分享的《里斯本丸沉没》创作故事引发国际关注;本届提名名单中,《哪吒之魔童闹海》《熊猫计划》等四川元素作品与全球佳作同台竞技。
第二届金熊猫奖评委会电视剧单元主席马尔·杨表示:"中国故事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越来越多的创作者意识到需要通过多元视角理解世界。"组委会办公室负责人则强调:"四川虽处中国西部,但始终保持开放包容的国际视野,以金熊猫奖为纽带促进文明互鉴。"
2024年以来,金熊猫奖先后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文化交流活动:联合国总部"太阳之光"展览展示古蜀文明与金熊猫奖的文化联结;"金熊猫奖·意大利之约"活动促成多项影视合作;第35届香港书展期间,金熊猫奖成为文化交流热议话题。
意大利拉齐奥大区议员达涅莱·马拉评价:"金熊猫奖不仅是艺术奖项,更是连接东西方的文明桥梁。"随着"光影之约 遇见美好"主题活动的持续推进,金熊猫奖正成为促进人类文明对话交融的重要力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文化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