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随着2024年秋季开学季的到来,高校校园正成为AI技术落地的重要场景。夸克、百度文库、豆包等主流AI应用纷纷加大校园推广力度,通过优化学习场景功能、提升学术服务效率等方式,争夺师生用户群体。
高等教育管理数据研究机构麦可思最新调研显示,2024年高校师生对生成式AI的接纳度显著提升,频繁使用AI工具的教师占比达56%,学生群体使用率更高达64%。其中本科生与研究生群体表现出更强的使用粘性,80后、90后教师成为教育领域AI应用的核心用户群。
多位高校在读学生向界面新闻反映,AI工具已深度融入学术写作与日常学习流程。"写论文查资料时,AI翻译和文献整理功能能节省至少一半时间",某双一流高校研究生李同学表示。另有本科生提到,课堂作业中的美工需求通过AI生图功能可快速实现,生成效果基本满足课程要求。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博士生赵琦佳在百度AI DAY现场分享时特别提到论文图谱功能的实用价值。该功能通过分析文献引用关系与文本相似度,能智能推荐关联研究资料,帮助研究者快速定位领域经典文献,直观呈现不同研究的背景脉络与创新突破点,大幅提升了文献综述效率。

学习场景培养的使用习惯正在向生活领域渗透。夸克产品运营负责人陈妍透露,后台数据显示大学生用户在假期旅游时,会主动使用AI工具查询景区信息、生成旅行攻略;部分用户还将AI图文创作功能应用于社交分享,形成"学习-生活"的跨场景使用闭环。
面对高校市场的蓝海机遇,各大AI平台正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
夸克在夯实学术搜索、论文辅助等核心功能基础上,积极拓展服务边界。夸克产品经理尹毅彬表示,除AI写作、智能PPT生成、图像创作等工具矩阵外,已上线高校专属社区板块,通过用户经验分享促进AI应用场景创新,构建"工具+社区"的生态体系。
百度则聚焦学术场景深化服务能力。经过AI重构的百度学术平台实现三大突破:支持百篇文献批量上传,30秒生成结构化摘要,3分钟即可掌握核心观点;精准还原文献版式,外文资料实现实时翻译;通过持续扩充中外学术资源库,提供高质量文献获取渠道。
两个平台运营思路的差异,主要源于其产品定位以及当下所处发展阶段的差异。
其中,夸克作为一个上线时间较短的AI搜索品牌,在当下的主要诉求是扩大用户规模,提升市场认知度。目前,夸克采取的市场策略是通过学习、健康等专业垂直的服务提升用户好感和粘性,并引导用户把AI搜索用在更多日常生活场景中。
在搜索市场已经相对成熟的情况下,夸克通过这种打法获得了不错的效果。AI产品榜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夸克App以1.54亿月活用户位居国内AI应用榜的榜首。
相比之下,百度搜索已上线20多年,市场认知度也非常高。今年,百度旗下的应用产品都在进行AI化改造,百度学术隶属的百度文库网盘事业部也在积极进行改造。
百度集团副总裁、百度文库网盘事业部负责人王颖此前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在全新的AI重构思路下,百度文库和百度网盘团队重点要思考的是如何在自己的场域中彻底满足用户需求,她希望两个平台能够合力帮用户完成找、看、用、享、创、编、存、管的全过程。
百度学术也是按照这个思路进行改造。其中,百度文库通过更多优质论文资源的对接以及AI阅读、翻译、写作等能力满足用户找、看、用、享、创的过程,而网盘满足用户存、管的需求。
在新的思路下,百度文库和网盘也获得了不错的增长效果。AI产品榜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百度网盘以1.53亿月活用户位居国内AI应用榜的第二名,百度文库以1.32亿用户位居国内AI应用榜的第八名。
豆包则另辟蹊径,瞄准AI技术爱好者群体,推出高校开发者培养计划。通过提供AI编程培训、实践项目支持等服务,建立技术社群生态。虽然覆盖人群相对垂直,但在AI人才储备领域形成了差异化优势,增强了核心用户的品牌忠诚度。
随着AI应用用户规模的持续扩张,高校市场的竞争将日趋白热化。某985高校研究生王同学观察到,近期校园公告栏、学术论坛等渠道已出现多款AI产品的推广信息,"从工具选择到生态竞争,这场校园AI争夺战已经全面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