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披露2024数字经济成绩单:核心产业增加值破万亿 占GDP比重达12.3%

mysmile 6 0

界面新闻记者 | 张倩楠

界面新闻编辑 | 刘海川

"浙江始终将数字经济作为发展重点,近年来实现了跨越式增长。"2025年9月12日,在市场监管总局举办的《关于加快推进质量认证数字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专题新闻发布会上,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章一文在回应界面新闻提问时作出上述表述。

章一文透露,2024年浙江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成功突破万亿元大关,占全省GDP比重攀升至12.3%,较上年同比增长8.1%。这一亮眼成绩的背后,得益于全省数字经济领域累计获得超3万张有效体系认证证书,覆盖全省90%以上的规模以上数字经济企业,质量认证体系在此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支撑作用。

章一文指出,浙江省主要通过两大举措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一方面推进质量认证服务与产业深度融合,在智能物联(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低空经济等重点产业领域开展质量认证强企强链强县融合试点,支持龙头企业联合高校院所、技术机构及认证机构共同制定行业标准,加速数字产业提质增效;另一方面强化网络与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在网络数据安全、金融科技、商用密码等关键领域全面实施认证制度,目前已有199家组织获得747张相关认证证书,有效提升了数据安全防护能力和用户信任度。

"下阶段,浙江市场监管部门将联合发改、经信、网信、数据管理等部门,全面落实《指导意见》要求,深化质量认证的赋能效应,推动数字经济实现高质量跃升发展。"章一文表示。

具体将实施三大赋能工程:一是推进质量认证全流程数字化转型,升级质量认证数字化工作平台,构建具备全面感知、智能研判、资源统筹功能的智慧认证监管体系。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认证领域的创新应用,加强认证大数据分析,为市场主体建立精准画像,实现认证活动的全流程追溯与穿透式监管。

二是构建数字产业质量认证支撑体系,完善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开展认证强链专项行动,重点培育智能物联、集成电路等优势数字产业集群,通过质量认证助力更多数字企业提升竞争力。同时针对研发设计、金融服务、文旅产业等服务领域数字化转型需求,创新服务认证模式与标准体系。

三是强化新型基础设施质量保障,围绕车联网、低空经济、海洋经济、水利监测等前沿领域,建立健全质量认证标准体系,支撑数字融合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标准引领与国际互认协同发展,支持认证机构在智能制造、平台经济、绿色低碳等优势领域探索数字化认证国际互认机制。充分运用网络关键设备认证、数据安全管理认证等工具,实现数字基建质量与监管能力同步提升,为数字经济稳健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