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恩永铭心间:致敬照亮时代征程的教育力量

mysmile 5 0

"‘特岗计划’历经20年实施,广大特岗教师踊跃投身乡村教育事业,坚守三尺讲台,专心治学、无私奉献,充分彰显了人民教师的深厚情怀与责任担当。"在第四十一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为全国特岗教师代表回信,字里行间满是对特岗教师群体的高度认可,更承载着对全国教师的深切厚望。这封回信不仅是赠予特岗教师的节日贺礼,更是对整个教师队伍的精神鼓舞,凸显了教育事业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

"特岗计划"实施近二十年来的辉煌历程,堪称一部用青春与热血谱写的奉献史诗。超百万特岗教师主动奔赴偏远乡村、深入大山之中,以知识之光为孩子们照亮前行之路。他们中,有人坚守在海拔数千米的雪域高原,有人每日往返数十里山路进行家访,有人运用创新教学方法助力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这些辛勤耕耘的身影在最需要教育的地方扎根,不仅传递着知识的火种,更成为改善乡村教育生态的关键力量。

特岗教师的时代风采,映射出中国教师群体的精神丰碑——那是"甘当基石、托举未来"的职业理想,那是"燃烧自我、照亮他人"的奉献精神。从黄大年教授舍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回国投身科研报国,到于漪老师秉持"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博大胸怀,再到李保国教授三十五年如一日把论文写在太行山上……桃李芬芳,自有蹊径。无数教育工作者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教育家"这三个字的千钧分量。

教育发展,教师是根本。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愈发激烈。教师作为立教的根本、兴教的源泉,肩负着为国家培育栋梁之才的历史使命。总书记在回信中着重强调要"不断提高教书育人能力",这也是新时代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的更高标准——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塑造理念、引领创新。这种转变要求教师持续提升自身素养,从传统的"经师"向现代的"人师"转变。

既要"育人",也要"育己",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日益多样,教师角色正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思维的启发者和成长的陪伴者。这意味着教师需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了解新一代学生的心理特征,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同时,教师更要注重"教"与"学"的艺术,以爱心和智慧关注每个生命的独特成长,实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三尺讲台,关系着国家未来。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滋养,而我们对教师的感恩,绝不仅仅是一个节日的集中表达。近年来,国家从待遇保障、荣誉体系到管理改革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为教师安心育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们欣喜地看到,如今社会已形成尊师重教的时代新风。

"用心用情呵护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努力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贡献。"课堂上的悉心教导,作业本上的细致批改,学生遇到困难时的及时援手……时代的进步留下痕迹,教师的微光清晰可见,这份难忘的师恩值得所有人铭记。在这个金色的秋天,让我们向全国近1900万教师道一声:节日快乐!国家与民族的美好未来,也将因你们而更加值得期待!(韦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