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解读生育支持新政:从孕期保障到育儿补贴 多维度减轻家庭负担

mysmile 6 0

9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局长沈洪兵,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郭燕红,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余艳红出席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成就,并就社会关切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普惠托育服务扩容提质 千人口托位数达4.1个

针对社会关注的生育支持政策,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在会上表示,国家卫健委会同相关部门及地方政府协同发力,已陆续推出延长生育假期、优化孕育全程服务、落实育儿支出个税专项扣除、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等一揽子支持举措,全方位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雷海潮透露,我国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截至2023年底全国千人口托位数已达4.1个。2024年起全国推行的育儿补贴制度目前正有序实施,符合条件的家庭可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完成申领注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10日,全国目标人群申报率已突破80%,信息管理系统运行平稳,群众普遍反映申领流程便捷高效。

生育支持政策多维落地 补贴申领通道全面开启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郭燕红就"十四五"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建设情况进行详细解读。她指出,国家卫健委充分发挥牵头协调作用,联合多部门构建起涵盖经济补贴、时间保障、教育减负、住房优惠的全方位支持体系。

在经济支持维度,政策明确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子女教育支出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范围,扣除标准由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提升至2000元。全国所有省份已实现辅助生殖技术项目医保全覆盖,超60%的医保统筹地区推行生育津贴直补个人政策。

时间保障方面,各省(区、市)普遍实施产假延长政策,同步设立配偶陪产假及父母育儿假。教育支持领域,各地通过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减免学前一年保育教育费(大班阶段)、推行"多子女同校就读"等举措,切实降低家庭教育成本并优化育儿便利性。

住房支持政策方面,国家通过多渠道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部分地区针对多子女家庭推出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上浮等定向优惠。郭燕红强调,在各项政策协同发力下,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成效正逐步显现。

在生育服务优化领域,国家卫健委全面实施母婴安全五项制度,严格落实妊娠风险筛查与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制度,全国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及新生儿访视率持续稳定在90%以上。近年来,我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指标持续改善,已处于中高收入国家领先水平。同时,通过开展生育友好医院创建、推广无痛分娩技术等措施提升分娩体验,并实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程,累计救助经济困难家庭患儿超8万名。

托育服务供给方面,国家卫健委通过支持建设托育综合服务中心、鼓励用人单位兴办托育机构、推进托幼一体化服务等多元模式,显著扩大服务覆盖面。2024年全国托位数达573.7万个,较"十三五"末增长126%,各地通过实施建设补贴、运营补助等政策,有效降低普惠托育服务价格。

郭燕红特别指出,近期出台的育儿补贴制度面向符合法定生育条件的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这既是"投资于人"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是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制度性保障。目前全国线上线下申领渠道已全面开通,截至9月10日上午9时,全国申报信息累计超2400万条,覆盖目标人群80%。各地正加速推进审核发放工作,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送达群众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