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其他五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宣布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三个月的汽车行业网络乱象集中整治工作。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旨在重点打击非法牟利、虚假夸大宣传、恶意抹黑攻击等网络突出问题,提升汽车企业相关网络乱象的处置效率与效果,推动企业营销宣传行为规范化,构建健康有序的网络舆论生态,为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主要整治方向聚焦于以下几方面:
一是非法牟利行为。(1)通过炮制虚假图文、视频内容,编造不实故事,蓄意炒作和传播汽车企业负面议题,恶意曲解企业销量变化,攻击企业经营发展策略等手段,吸引网络流量,从中攫取商业利益。(2)凭借自身掌握的话语权和网络影响力,打着“新闻监督”“舆论监督”“科普解读”等旗号,通过以商业合作支撑测评、以测评活动反哺商业、开展商业与测评捆绑的虚假或不规范评测等方式,获取不正当商业利益,甚至胁迫汽车企业支付所谓“保护费”。在汽车新品上市发布、企业融资等关键时点,发布涉及企业的虚假不实信息或负面内容,或在网络评论区引导不当舆论,以此逼迫企业进行商务合作。(3)利用主板机、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打造新型“网络水军”,批量生产虚假信息,制造虚假网络热度和话题趋势,逃避网络平台监管,谋求非法收益。
二是夸大与虚假宣传行为。(1)对汽车产品、动力电池的性能参数、功能特点、质量水平、销售情况等进行虚假表述或引人误解的宣传,对消费者产生欺骗和误导。(2)汽车企业操控相关机构或评测类账号等进行虚假或不规范的测评活动。引用、编造虚假数据,选择性披露销售统计数据,擅自设立名目发布销量排行榜等各类榜单。(3)利用行业展会、论坛等活动以及网络营销推广活动,刻意制造、炒作不实话题,给行业发展及社会秩序带来不良影响。
三是恶意诋毁攻击行为。(1)以压制、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对其他汽车企业或汽车产品进行诋毁和攻击,损害企业声誉或商品信誉,并对企业发起恶意投诉。(2)组织、操控网络水军、“黑公关”“黑嘴”以及“饭圈”粉丝群体,协同发布涉及汽车企业及企业家的虚假信息和负面言论,煽动网民负面情绪,挑起“口水战”,恶意抹黑竞争企业。(3)汽车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利用自身社会影响力在网络上发表不当言论,进行“拉踩”引战。
《通知》着重指出,要通过组织相关企业开展自查自纠、畅通网络乱象问题举报渠道、深入进行分析研判等方式,依据掌握的问题线索,加大对汽车行业网络乱象的处置力度。组织汽车生产企业、相关网络平台企业认真开展自查工作,坚决整改纠正存在的违规行为。引导汽车企业向各大网站平台、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企业所在地省级网信部门举报汽车行业网络水军、“黑公关”“黑嘴”及“饭圈”粉丝等网络乱象问题线索。建立快速响应的处置通道,依法依规对一批参与汽车行业网络乱象的媒体账号予以关闭,并进行公开曝光。深入追查网络乱象背后的公关公司、营销公司等代理团队以及购买其服务的汽车企业,依法予以严厉打击和惩治。
9月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在回答关于行业治理的提问时明确指出,已联合相关部门针对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重点行业存在的非理性竞争现象开展依法治理工作,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李乐成表示:“企业和产业的培育成长历经千辛万苦,然而非理性竞争却可能在一夜之间毁掉一个企业、一个产业,我们绝不容许此类事件发生。”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围绕实现新型工业化的目标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标本兼治、系统治理的原则,着力健全完善相关制度机制,优化产业发展生态,持续提升行业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他还提到,针对当前个别领域存在的夸大与虚假宣传、恶意诋毁攻击等网络乱象,近期将联合多个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督促相关企业规范营销宣传行为,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