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地图重磅上线“扫街榜” 阿里系本地生活再添新战力

mysmile 5 0

界面新闻记者 | 程璐

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9月10日,正值阿里巴巴集团成立26周年之际,备受行业关注的阿里系神秘项目正式揭开面纱——高德地图宣布推出全新功能“高德扫街榜”,目前该服务已在高德APP首页设置一级入口,其产品定位直指本地生活信息服务领域的头部平台大众点评。

据悉,这款全新榜单依托用户真实导航轨迹与出行行为数据,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开发,旨在构建一套革新性的线下服务信用评估体系。此前,阿里已在即时零售与外卖领域与美团展开激烈竞争,此次高德“扫街榜”的推出,标志着阿里在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战略布局进一步深化,首当其冲瞄准的正是美团到店业务的用户决策痛点。

高德方面强调,与传统美食娱乐榜单不同,“扫街榜”创新性地融入了用户实际行动数据,将导航至店的真实行为与评价反馈有机结合,从源头上有效规避了常规榜单普遍存在的刷分、数据注水等行业顽疾。

随着十一黄金周消费旺季临近,高德地图即将迎来年度流量高峰,这也将成为“扫街榜”上线后的首次实战检验,因此选择在此关键节点前完成产品发布。

界面新闻独家获悉,该“秘密项目”于今年6月正式立项,研发团队从最初的20余人迅速扩充至百余人规模。这些原在北京办公的高德核心员工,在过去两个多月内被集中调往杭州西溪园区进行封闭式开发攻坚。

“最大的挑战在于这是一款从0到1的全新产品,开发周期确实非常紧张。我们的目标是直击用户痛点,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开发过程中,团队开展了大量用户访谈与商家调研,深入了解当前线下服务生态的运作模式,同时在数据处理与AI架构设计方面投入了大量产品、运营及大模型资源。”高德“扫街榜”产品负责人李刚在接受包括界面新闻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

事实上,高德并非首次涉足此类业务。2020年曾推出的“指南”业务,同样尝试通过数据驱动的榜单体系与用户UGC内容模式,为用户提供生活服务决策支持。但相较以往,本次“扫街榜”无论是资源投入、产品系统性还是集团战略重视程度均实现全面升级。

阿里选择此时由高德牵头入局,背后有着清晰的战略考量。作为阿里旗下用户规模仅次于淘宝的第二大APP,高德地图目前拥有10亿用户基数日活跃用户(DAU)达1.7亿,日均本地生活搜索请求量达1.2亿次,已具备开展到店业务的坚实用户基础。阿里CEO吴泳铭在近期财报电话会议中特别指出,高德地图有望通过AI技术升级,成为未来生活服务领域的重要新增入口,凸显集团对此战略方向的高度期待。

今年8月,高德地图已完成全面AI化升级,而“扫街榜”正是基于这一共同技术底座开发,全程由AI模型驱动运行。

高德地图CEO郭宁宣布高德扫街榜永不商业化。官方供图

“‘扫街榜’实际上构建了‘榜单-评分-真实评价’三位一体的信用体系,通过多维度产品矩阵帮助用户更科学地进行出行服务决策。”李刚进一步解释道。

为强化榜单公信力,高德此次特别引入蚂蚁集团芝麻信用体系,试图通过“用户行为数据+信用评估”的双重维度,重构线下服务信用评价标准,挑战大众点评长期主导的用户评价式榜单模式。

在高德看来,传统评价榜单因入门门槛低、真实性难核验等问题,催生了刷分刷榜的灰色产业链。高评分店铺往往能获得更多流量倾斜,进一步加剧了数据失真现象。

“用户的实际到店行为,尤其是重复消费,才是对商家最真实的认可,是真正的‘用脚投票’。”李刚强调。高德最新运营数据显示,平台每日处理1.2亿次生活服务AI搜索请求,日导航总里程超过15亿公里。“扫街榜”评分体系已整合导航轨迹、搜索行为、到店频次、收藏偏好等真实用户行为数据,并通过AI模型对评论内容的真实性、专业度、时效性及质量进行多维度校验,最终形成可信度更高的评分结果。

尽管精准切中用户痛点,但阿里要在到店点评领域撼动美团的市场地位仍面临多重挑战。当前双方在用户点评数量上仍存在量级差距,如何改变用户长期形成的消费决策习惯、建立品牌认知与用户信任、重塑市场信用体系,均需持续投入。

另一方面,地图工具的核心属性是效率导向,而榜单功能则侧重内容呈现,高德APP如何在功能迭代中避免界面复杂化,平衡工具效率与内容体验,将是产品设计的重要课题。

若未来全面铺开到店业务,商家资源争夺将成为胜负关键。美团在商家端已积累深厚优势,阿里需通过更具吸引力的合作政策与服务支持,吸引商家入驻并深度参与生态建设。

值得关注的是,阿里目前正构建多业务协同的立体进攻格局:到家业务端,依托淘宝闪购的即时零售能力牵制美团核心外卖业务;到店业务端,则借助高德地图的流量与场景优势切入本地生活服务市场。

但到店及酒旅业务的突破并非单一榜单所能实现。当前行业主流模式仍以“核销券”为主,即用户线上购券后线下消费。据界面新闻了解,此次上线的“扫街榜”仅是阿里到店业务的前哨,后续将有更多战略举措逐步落地。

在最新财报电话会议中,针对分析师提出的是否加强本地生活到店业务的问题,阿里国内数字商业板块总裁蒋凡明确表示,公司已关注到用户对到店自提和团购服务的需求,将从满足用户需求及与到家业务协同的角度出发,考虑提供更多服务形态,目前已在部分城市启动测试与探索。

近年来,抖音通过短视频内容生态成功渗透到店业务并占据一定市场份额,美团作为行业领导者正面临多方竞争压力。对于美团而言,外卖业务属于现金消耗型业务,而到店业务则是主要利润来源,阿里此次进攻到店领域,无疑将战火烧至美团的“现金奶牛”业务。

在产品发布会上,高德地图CEO郭宁郑重宣布“高德扫街榜永不商业化”。“真实是榜单的核心生命力,‘扫街榜’的终极目标是客观反映用户的真实选择。”这番表态被业内解读为针对性极强的市场宣言。同时,高德宣布投入10亿元补贴启动“烟火好店支持计划”,旨在通过激励用户到店消费,为线下餐饮及服务业日均新增1000万客流。

面对阿里的强势入局,美团迅速做出回应。大众点评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欢迎更多企业参与社会休闲餐饮评价体系建设,前提是不搞内卷竞争、不进行恶意拉踩、不窃取商业数据。”该负责人同时透露,平台将根据顾客真实评分与商家实际运营情况,持续扩大优质餐厅覆盖范围,力争让全国高分堂食餐厅均能为用户提供到店消费与外卖配送的全场景服务。

与此同时,大众点评宣布即日起“重启”品质外卖服务,美团用户端AI智能服务也将于一周内正式发布,目前已进入“封楼测试”阶段。这场由阿里主动发起的本地生活服务市场争夺战将如何演进,仍有待市场进一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