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科技版图加速重构,亚洲力量正以强劲势头重塑行业格局。
9月11日至13日,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在上海黄浦世博园区盛大启幕,本届大会以"重塑创新增长"为核心议题,首次增设全球主题日环节,吸引全球顶尖智慧共同探索金融科技前沿趋势与国际合作新机遇。
作为全球金融科技领域的年度标杆盛会,9月12日迎来历史性时刻——香港金融科技周与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主办方首次联袂登陆外滩大会主题论坛。这场被誉为"全球三大金融科技节"的首次沪上聚首,不仅勾勒出行业发展新蓝图,更彰显了上海作为东道主的国际影响力与全球号召力。
值得关注的是,由亚洲核心城市构建的金融科技合作生态正加速成型,在竞合共生的发展模式下,东方智慧在全球金融科技治理中的话语权实现历史性提升。
透过外滩大会这一重要窗口,既能清晰观察上海建设全球金融科技中心的战略布局与阶段成果,更能深刻感知"中国式创新"对世界金融科技发展方向的深远影响。

全球金融科技重心东移 中国从跟跑到领跑
回顾行业发展历程,全球金融科技的早期话语权主要由欧美掌控。"FinTech"概念起源于西方,其在标准制定、商业模式创新等领域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中国企业早期多以学习者角色参与全球竞争。
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式发展彻底改写了这一格局。以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在移动支付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成功实现"弯道超车"并保持全球领先优势。自此,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在市场规模、商业模式创新及技术研发等维度全面跻身全球第一梯队,推动全球金融科技重心加速东移。
在全球引领者地位日益稳固的背景下,如何将本土优势转化为全球合作动能成为重要命题。2025外滩大会的召开恰逢其时,为这一进程提供了关键平台支撑。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投资推广署(InvestHK)金融服务及科技、可持续发展环球总裁梁瀚璟评价道:"外滩大会构建了极具价值的国际交流平台,为深化与上海及亚太地区的协同创新开辟了务实合作路径。"
在9月12日举办的《在变局中远航:香港'超级联系人'角色与全球机遇》论坛上,梁瀚璟指出沪港两地在人才流动、资本互通等领域保持高度互融,即便面对复杂外部环境,香港凭借监管机构、金融机构与科创企业的协同发力,展现出强大发展韧性。内地优质金融科技企业的持续入驻,为香港产业生态注入新活力。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投资推广署(InvestHK)主办外滩大会见解论坛现场
大会期间发布的首个AI支付产品及"AI赋能金融的未来图景"、"2030支付生活场景展望"等前瞻性议题,让海外参会者深度体验中国金融科技的创新活力。当前全球多数市场已实现数字支付从"0"到"1"的突破,但行业发展潜力仍待深度挖掘。
12日下午,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主办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跨境金融创新与协同发展》论坛引发广泛关注。Global Finance & Technology Network(GFTN)集团首席执行官Sopnendu Mohanty与蚂蚁国际等机构代表,共同探讨跨境金融创新趋势与协同路径,集中展示了源自亚洲实践、正在影响全球的金融科技"东方方案"。
Sopnendu Mohanty强调,支付行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晴雨表,企业仍拥有广阔市场空间。当前支付业务正加速向综合金融服务、数字营销等领域延伸,国际服务创新持续涌现。

GFTN集团首席执行官Sopnendu Mohanty在外滩大会见解论坛开幕对话
今年,蚂蚁国际在新加坡联合发布《通证化存款在交易银行业务中的应用》白皮书,推出创新跨境支付通证化框架标准。据专业测算,该框架有望降低12.5%的跨境交易成本,预计到2030年可为全球企业节省超500亿美元交易费用。
从移动支付的模式创新到跨境支付底层架构的技术重构,中国金融科技已完成从跟跑到领跑的战略转型,上海则成为这一历史性跨越的最佳见证者。
"双中心"战略赋能 上海构建金融科技新高地
全球三大金融科技盛会为何选择在上海实现历史性聚首?答案深植于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与全球科创中心的"双中心"联动基因,更体现在其金融科技建设的坚实步伐中。这座城市的全球号召力,源自清晰的顶层设计、完善的产业生态与持续的创新动能。
上海金融科技发展战略具有前瞻性布局:2020年1月发布《加快推进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五年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金融科技中心"目标;2024年9月升级出台《高质量推进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建设行动方案》,提出"3至5年打造全球引领性金融科技中心"的更高定位,部署7方面31条政策举措。
权威数据印证战略成效:《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发展指数(2024)》显示,上海在全球22个主要城市中总指数连续两年稳居第三,仅次于纽约和伦敦,在研发投入、信息科技产业规模及创新成果转化等核心指标上已显著领先伦敦。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中,上海紧随纽约位列全球第二。
作为全球金融要素市场最齐备的城市之一,上海汇聚外汇交易中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等国家级金融基础设施,为金融科技的创新应用提供了丰富场景和前沿试验场。
政策支持体系持续加码,以大会举办地黄浦区为例,率先发布《黄浦区建设金融科技集聚区行动方案》,每年安排不少于5亿元产业专项资金,对行业领军创新主体给予最高1亿元重点扶持,形成精准滴灌的政策环境。
在前沿技术布局方面,上海金融机构已全面卡位大模型发展关键要素,目前多款金融垂直领域大模型完成备案,广泛覆盖量化交易、智能投研、财富管理等核心场景。依托国家区块链网络(上海枢纽),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高效可信的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网络加速成型。
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上海已崛起为全球金融科技对话的重要策源地。Inclusion·外滩大会、陆家嘴论坛等高能级品牌活动持续吸引全球智慧与资本汇聚,催化金融科技产业加速迭代。
《2024福布斯中国金融科技影响力企业50评选》中,上海企业占据四成席位,头部聚集效应显著。蚂蚁集团等科技巨头及主流金融机构纷纷在沪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形成创新活跃、生态完整的产业集群。
从顶层设计到产业集聚,从政策扶持到技术引领,上海已构建起金融科技发展的全方位领先优势,这也正是外滩之畔能够吸引全球贤达共话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技术出海新范式 中国企业成全球数智化赋能者
外滩大会不仅是金融科技创新成果的展示舞台,更见证了中国金融科技企业从"学习者"向"赋能者"的角色转变,技术能力正加速走向全球市场。
过去十年,中国在全球信息化浪潮中把握战略机遇,成长为互联网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伴随这一进程,中国科技企业开启TO B服务出海新征程,阿里云、腾讯云等云计算厂商通过技术输出,既助力中国企业走向国际,也开拓了广阔海外市场。
蚂蚁集团旗下数字科技板块蚂蚁数科,自2017年起将中国市场验证的成功实践与技术能力产品化输出,助力全球客户实现数智化升级。其核心产品移动开发平台mPaaS源自支撑数亿用户的支付宝APP底层技术,数据显示可帮助企业提升80%研发效率。

蚂蚁数科金融AI产品
2024年,马来西亚最大投资银行肯纳格集团采用蚂蚁mPaaS技术方案,仅用四个月就推出该国首个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APP——KDi GO,集成储蓄、交易、支付、理财等复杂功能,创造了当地金融数字化的里程碑,成为技术出海的典范案例。
通过AI智能体服务Agentar、安全科技服务ZOLOZ、Web3技术服务等核心产品矩阵,蚂蚁数科服务网络已覆盖全球六大洲60余个国家和地区,赋能金融、电信、政务、零售等领域数百家合作伙伴。
蚂蚁数科负责人表示:"数字技术正在成为全球化发展的新引擎。我们致力于将中国成熟的数字化经验惠及全球。"从上海出发,越来越多像蚂蚁数科这样的中国科技企业,正成为推动全球数智化升级的重要力量。
结语:
当上海在《高质量推进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建设行动方案》中明确"全球引领"目标,当国际嘉宾在外滩大会舞台频繁发声,当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实现从"Copy to China"到"Copy from China"的转变,这座城市已为全球金融科技发展标注新坐标。
外滩大会的价值超越了行业会议范畴,它标志着亚洲金融科技力量的集体崛起,推动全球金融创新协同发展,更确立了上海在全球金融科技版图的核心地位。未来已来,上海正屹立于东方崛起的时代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