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众传媒半年赚26.7亿,"碰一下"如何撬动千亿广告市场?
你知道吗?在广告行业整体增速仅0.6%的背景下,分众传媒却逆势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8月29日晚,分众传媒(002027.SZ)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12亿元,同比增长2.43%;归母净利润26.65亿元,同比增长6.87%,盈利能力相当亮眼。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达256.65亿元,同比增长12.57%;归母净资产163.48亿元。
单看第二季度,公司营收32.55亿元,同比增长0.52%;归母净利润15.3亿元,同比增长5.25%,保持了稳健增长态势。
更让投资者欣喜的是,分众传媒宣布中期分红计划: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1.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4.44亿元,真金白银回馈股东。
尽管营收和净利润增速较前两年有所放缓,但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68.29%,净利率为43.36%,均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显示出公司强大的成本管控能力和运营效率。
分众传媒近年来业绩表现,来自Wind数据
作为生活圈媒体的领军者,分众传媒专注于户外广告的开发和运营,主要产品为楼宇媒体(包括电梯电视媒体和电梯海报媒体)和影院银幕广告媒体等。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知名企业家江南春。股权结构方面,前三大股东分别为Media Management Hong Kong Limited、杭州灏月企业管理有限公司、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依次为23.72%、6.13%、5.03%。
截图来自分众传媒2024年年报
想象一下,每天上下班等电梯的时候,你看到的分众屏幕已经覆盖了全国339个城市!截至2025年7月31日,公司电梯电视媒体设备数量约128.7万台(包括境外子公司的媒体设备约15.4万台);电梯海报媒体设备数量约168.5万个;影院媒体合作影院1853家,1.3万个影厅,形成了强大的媒体网络。
从收入结构看,上半年公司楼宇媒体、影院媒体、其他媒体及其他实现营收分别为56.32亿元、4.69亿元、1206.83万元,在总营收中占比依次为92.14%、7.67%、0.19%,楼宇媒体是绝对的主力军。
分众传媒的楼宇媒体业务覆盖多个行业领域,其中日用消费品为占比最大的行业类别,在总营收中占比51.59%;其次为互联网行业,占比15.73%。具体来看,日用消费品行业实现营收31.54亿元,同比下降10.46%;而互联网行业营收则大幅增长88.82%,达到9.62亿元,成为公司楼宇媒体中收入增长最快的行业。
分众传媒正在积极拓展医药保健类相关客户,近年来该类型客户已有显著增长。海外业务方面,目前公司业务已覆盖韩国、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印度、日本及阿联酋等国家,国际化布局稳步推进。
据中国广告协会发布的《2024年全球及中国户外广告市场报告》,在中国户外广告市场中,2024年分众传媒市场份额为14.5%,排名第一;德高中国市场份额为3.7%,排名第二;新潮传媒市场份额为2.7%,位列第三。从细分的中国户外视频广告市场来看,分众传媒市场份额达到了19.4%,稳居行业龙头地位。
值得关注的是,分众传媒4月9日公告,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新潮传媒100%股权,对应预估值为83亿元。若成功收购新潮,在中国户外广告市场,二者合计市占率将超17%,行业竞争格局将进一步优化。
今年8月,这一交易迎来新进展。8月6日,分众传媒披露了交易报告书(草案)。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新潮传媒资产总额为45.01亿元,归母净资产33.83亿元;2024年营收19.88亿元,同比增长4.99%;归母净利润4190.02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8月27日,分众传媒公告,公司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审议通过了相关提案。接下来,交易尚需经过深交所审核通过、中国证监会注册以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局经营者集中审查等程序。
分众传媒最具想象空间的创新是其与支付宝联合打造的"碰一下,抢红包"电梯场景全新生态。这种创新交互方式让用户只需解锁手机,将其贴近电梯屏幕旁的蓝色圆环,无需扫码、输入信息,即可领取现金红包或品牌优惠券,极大提升了互动体验和转化效率。
这种创新可能重塑电梯广告的商业模式——电梯广告的计价单位有望从CPM(千次曝光成本)变为CPS(交易分成),实现从品牌广告向效果广告的跃迁。据透露,到8月已铺设40万台点位,日均100万次"碰"操作,到年底有望铺设至200万台点位,日均500~1000万次"碰",商业潜力巨大。
截至8月29日收盘,分众传媒报8.31元/股,涨0.61%,总市值1200亿元;今年以来累计涨21.62%。
展望未来,分众传媒将继续加快"碰一下,抢红包"生态的全国布局,推动更多品牌接入这一创新模式,以科技赋能撬动城市消费潜能。同时,公司也将围绕"技术+内容+场景"三位一体战略,深化精细化运营与生态协同,把握消费复苏与品牌升级的双重机遇。
文/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