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大学生实习低龄化背后,竟隐藏这些秘密!
嘿,同学们!你是否发现,利用暑期和课余时间实习来丰富简历,已经成为大学生中的新常态?
为了提升就业竞争力,越来越多大学生早早行动——甚至在大一、大二就开始实习!艾瑞咨询2022年数据显示,41.1%的“985”“211”高校毕业生低年级就开始实习,非“双一流”院校更高达59.5%。相比2019年的21%,三年间翻倍增长!
为什么实习越来越早?背后原因!
校园招聘的硬性要求是主要推手。上海金融院校大二学生罗婷告诉《工人日报》:“企业校招要求三段实习经历,让我焦虑不已!”
甚至实习岗位也要求经验!“求职需实习,找实习也需实习”——大学生调侃:“莫非要从出生就规划职业路径?”
实习价值飙升,但求职难如登天!
网易数读2024年调查:50.7%的人用Boss直聘等平台找实习。但线上投递虽方便,竞争却白热化!
新闻传播学刘同学向澎湃新闻说:她联系了近400位HR,投了50多份简历,却零面试!“就像全网求关注,盼HR看一眼简历。”
内推和付费实习兴起!2%学生花钱买机会
除了招聘平台,42.3%靠人脉,23.0%靠内推。甚至2%付费买实习,有些“小黑工”价近万元,还无法正式记录。
高竞争实习竟藏“打杂陷阱”!
尽管求职激烈,许多实习生发现现实与预期大相径庭。
广州传媒学院大二阿杰说:在广告公司实习,主要做会议纪要和资料搜集。“导师说是培养能力,但我觉得是杂活。”
实习生叫导师“mentor”,基础工作叫“dirty work”。学者埃亚勒·普雷斯定义其为必要但不适的工作。即使在重要项目,实习生也做枯燥关键环节。
澎湃新闻调研:30%杂活是表格核对、文档整理。学生调侃:“实习才知Excel有104万行!”
除了杂务,有些实习生还帮领导私事——代上MBA课、协助择校,成“职场保姆”。媒体报,低年级实习生常做打印、跑腿,很少接触核心业务。
“无活可干”:实习生的新焦虑
许多实习生说:简单活导师做,复杂活不交给他们,导致无事可做。调查:70%摸鱼(如AI聊天、看小说),20%当自习室写论文备考,少数偷师学项目逻辑。
实习早开始的多重价值
大一开始媒体实习的赵辉说:早期实习对接社会需求。“学校教方正飞腾排版,但实习导师说已淘汰,我及时调整学习。”
孟泉副教授分析:过度实习反映高校输出与企业需求错位,专业教育与职业脱节。学生因缺实习成果焦虑,担心简历和转正。
实习是初入社会体验:有的觉实践比课堂实用,有的重识校园价值,有的喜赚薪资独立,有的尝异乡艰辛。
智联招聘:61.8%毕业生认为实习有价值
《2024就业力报告》:38.7%觉实习“比较有用”,23.1%“非常有用”。获offer者中,38.9%称实习是关键因素。
尽管讨厌杂活,学生仍重实习能力积累。实习提供试错机会,帮认清岗位真相,明确职业定位,理性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