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人逆转!2025上半年A股5432家上市公司业绩曝光,内需拉动近70%增长,科技巨头狂飙!

mysmile 5 0

惊人逆转!2025上半年A股5432家上市公司业绩曝光,内需拉动近70%增长,科技巨头狂飙!

注意了!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稳中向好,GDP同比增长5.3%,内需贡献率高达近七成,居民收入持续攀升。截至8月31日,全市场(沪、深、北三家证券交易所)共5432家上市公司火速披露半年度报告。亮点频出:产业结构优化、内生动能夯实、科技主线突出,新质生产力爆发式成长,股东回报意识增强,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一、整体经营情况

上半年,全市场上市公司营收狂揽35.01万亿元,同比增长0.16%。第二季度营收18.11万亿元,同比增0.43%,环比猛增7.15%。净利润达3.00万亿元,同比增长2.54%,增速较上年全年提升4.76个百分点。

近六成公司营收正增长,超四分之三公司盈利,2475家净利润增长,1943家营收净利双增长。

剔除金融行业,实体上市公司营收30.42万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净利润1.59万亿元,同比增长0.94%。

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表现抢眼:营收增幅分别达9.03%、4.90%、6.08%,创业板净利润增速11.18%,远超市场平均水平。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盈利大幅修复,营收、净利增速分别为4.80%、10.01%,较去年同期提升0.97和20.00个百分点。

19个行业门类中,17个行业盈利,7个行业营收正增长,10个行业净利润正增长。农林牧渔业、交通运输等7个行业营收净利润双增长。10个制造业次类行业全部盈利,其中6个营收正增长,5个净利润正增长,专用设备、电气电子等4个行业双增长。

二、先进制造驱动工业升级,稳外贸促消费协同发力

工业制造业绩回暖。制造业营收、净利同比增速为4.73%、7.75%。军工、新能源、医疗器械领域原料需求火热,有色金属和塑料制品价格飙升,两行业营收增速分别为6.49%、10.10%,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6.55%、19.59%。光模块、PCB行业订单爆满,光模块净利润翻倍、PCB净利润增长近50%。

消费潜能释放。新能源汽车产销高增长,净利润增超30%;家电换“智”趋势显现,行业营收、净利润均增超9%;消费电子国产替代加速,营收增长24.82%。文化消费火热,游戏、影视院线净利增速超70%。物流活力增强,快递业5家公司营收增10%。宠物经济、IP经济等新消费场景点燃年轻人,净利增幅分别为40.29%、54.90%。

海外业务韧性十足。面对外部压力,上市公司境外收入4.90万亿元,同比增长4.50%,占比连续3年提升。船舶制造领跑全球,出口交货值增38.6%,营收增23.42%,净利润增135.33%。新兴市场成核心增量,互联网巨头布局海外仓,跨境电商投资支出增超15%。创新药出海爆发,BD交易总额超去年全年,药企“造血”功能增强。

三、科创扩容助推研发落地,产业向新向绿加速汇聚

研发创新加速。全市场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同比增3.27%,增速提升近2个百分点。研发强度2.33%。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研发强度分别为4.89%、11.78%、4.63%,科技属性凸显。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研发强度高于整体3.29、4.44个百分点。113家公司研发投入超十亿元,926家研发强度超10%。

科创债市场火爆。央行、证监会推新规,支持发行科创债,简化信披,鼓励长期限债券。新规落地后,发行824只科创债,融资规模超1.02万亿元。民营企业发债规模1004.2亿元,占比9.84%,较上年显著提升,推动社会资金投向科技。

产能治理见效。光伏、汽车等重点领域“反内卷”政策出台,整治工作初显成效。光伏设备资本开支减49.52%。传统工业治理无序竞争,钢铁重组意愿增强,水泥错峰限产,毛利边际回升。

产业向新向绿。人工智能+应用规模化,人形机器人研发强度超6%,营收净利润双位数增长。清洁能源供给提升,水电、核电营收增速超4%。低空经济爆发,无人机产业活力迸发,智慧植保、低空文旅新业态火热,政企合作深化,行业营收正增长。

四、资本市场生态逐渐完善,股东回报意识日益增强

截至8月31日,境内股票市场上市公司5435家。今年新增首发上市67家,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占66%,集中于电子、机械设备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九成。累计退市24家,沪深主板占83%,其中3家重大违法退市,8家财务类退市,3家主动退市。A+H股公司新增11家,耐心资本入市加快,退市机制显效,生态良性形成。

分红回购创新高。818家上市公司公布现金分红方案,较去年同期增141家,其中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289家中期分红。现金分红总额6497亿元,股利支付率31.97%,稳定性增强。央企贡献71%分红金额,13家分红超百亿。民营控股上市公司分红意愿提升,15家分红超10亿元。79家连续3年中期分红,一年多次分红成新风向。

回购计划火热。全市场公布1321单回购预案,已完成641单,完成率49%。预计回购金额1642.70亿元,集中竞价交易占95%,自有资金回购占33%。注销式回购增多,预计金额225.29亿元,助推企业价值回归,巩固市场信心。

注:

[1]本文数据口径为截至2025年8月31日的上市公司(含B股),剔除延迟披露的3家公司,共5432家,统计时点为2025年8月31日10时;

[2]受新上市及退市公司等变动因素影响,统计范围每期发生变化,本文所述“同比”“环比”依可比口径计算;

[3]除股利支付率计算使用合并报表净利润外,本文所有净利润均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依据2023年5月21日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指引》划分;

[5]科创债发行主体分类中,民营企业统计口径包括非上市公司;

[6]包括一季度、半年度以及特别分红;

[7]按公司境内外全股本分红统计。

(原标题《中国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度经营业绩报告》)

记者 玥涵

看好市场前景,外资持续“做多”中国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