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财报惊天:外卖大战烧钱150亿,日订单破亿背后藏何悬念?
界面新闻记者 | 玥涵
界面新闻编辑 | 玥涵
你猜怎么着?外卖大战的最后一方——阿里财报终于来了!淘宝闪购毫无悬念成为全场焦点。
8月29日,阿里巴巴发布最新财报。二季度总收入达2476.52亿元,剔除已处置的高鑫零售和银泰部分,同口径收入实际增长10%;经营利润为349.88亿,同比下降3%,但环比猛增22.9%。
聚焦即时零售业务,收入(扣除补贴后)为147.84亿,同比增长12%。具体亏损未披露,但包含即时零售在内,整个中国电商集团的EBITA从去年487.5亿降至今年383.9亿,同比减少约104亿元,主要受淘宝闪购拖累。
对于火爆的外卖大战,蒋凡在电话会中首次详解淘宝闪购战略,并披露最新进展:上线4个月,日订单峰值冲至1.2亿单,周日均订单量达8000万单,带动闪购月度交易买家数飙至3亿,对比4月增长200%。“第一阶段目标已超预期实现。”
在经营效率层面,蒋凡称,过去阿里订单规模仅同行1/3,甚至多地份额不足20%,谈UE无意义。但如今闪购规模领先,平台可快速提升效率。
效率提升来自三方面:一是用户结构优化,新用户留存佳,转老用户后UE提升;二是订单结构优化,推高高价单占比;三是履约效率和成本优化,7到8月增加投入,后续订单稳定后投入将大减。
在非餐外卖领域,闪电仓供给超5万家,20%供应商来自淘宝电商体系。盒马线上订单超200万,增长70%。同时引入天猫品牌线下门店入驻闪购。蒋凡判断,未来三年即时零售GMV将达1万亿。
蒋凡强调,不能孤立看外卖UE,闪购长期给主站电商带来正向收益。8月闪购带动淘宝DAU增长20%,提升流量和消费频次,从而助推广告和CMR收入,并增强用户活跃度,起到拉新防流失作用,降低营销费用。
电话会上有分析师提问:为何不投AI而投即时零售?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以“历史性最大机会”形容AI和大消费平台机遇。尽管即时零售未盈利,但淘天主站反馈积极,公司看好长期收益。

但这一快速增长代价高昂:即时零售烧钱能力惊人。
二季度,阿里销售及市场费用从去年326.96亿暴增至今年531.78亿,同比猛增62.6%。多出的204.82亿费用,财报指出很大部分投向淘宝闪购营销,外界预估新增投入约150亿元。
现金流层面,本季度自由现金流流出188亿元,去年同期流入173亿元,两者差361亿元,原因包括云基础设施支出和淘宝闪购投入。淘闪等业务减少130亿经营性现金流,云计算资本支出高达387亿元,吞掉所有经营性现金流。
与对手相比,阿里现金流充沛,被视为战略推进的关键底气。
但背景不容忽视:二季度仅是外卖大战开端,7、8月高补贴季度竞争更烈,烧钱情况未完全反映在财报中。
回到电商主战场,核心业务已复苏。在包含618的第二季度,淘宝天猫GMV实现双位数增长,“现金牛”客户管理收入达892.5亿元,同比增10%,多产出81.64亿元。
本季度,阿里整合电商资源:饿了么与飞猪划入中国电商集团,本地生活业务回归电商母舰,由蒋凡统一掌舵,配合“大会员体系”迈向大消费平台。
消费之外,阿里云成增长及股价拉动引擎。第二季度阿里云收入同比增26%,创三年新高,AI相关收入连续八季度三位数增长。国内AI调用需求爆发,应用快速落地,云服务作为基础设施同步高增。
另一个被忽略的亮点:国际电商收入涨19%至347.41亿元,亏损大幅减少,近盈亏平衡。调整EBITA为亏损5900万元,去年同期亏37亿元,主要因速卖通运营效率提升及国际站、Lazada和Trendyol业务优化。
虽未明说,但“1+6+N”分拆冲击上市未获资本市场认可,从“分拆狂奔”转向“战略收缩”顺理成章。本季度财报中,钉钉、夸克、高德、菜鸟、优酷、大麦、盒马、阿里健康、橙狮体育等均纳入其他板块。
第二季度,其他板块整体仍亏,调整EBITA为亏损14.15亿元,同时因出售部分业务,总收入同比下降28%至586亿元。处置高鑫零售和银泰导致收入下降,菜鸟收入减,部分被盒马、阿里健康和高德收入增长抵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