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后容祖儿县城操场开唱背后:英皇166亿港元巨债压顶,拼盘演出成救命稻草?

mysmile 5 0

天后容祖儿县城操场开唱背后:英皇166亿港元巨债压顶,拼盘演出成救命稻草?

你能想象吗?香港乐坛天后容祖儿,如今竟在县城中学的操场上唱着歌!这一幕就真实发生在广东云浮市新兴县的一所中学运动场上。舞台灯一亮,容祖儿开嗓,台下观众举着塑料荧光棒,旁边就是篮球架,风吹起她的裙摆——这与她曾经闪耀的红馆舞台形成鲜明对比。这场“2025迎中秋港台巨星演唱会”票价最低188元,最高888元,表演嘉宾还包括关智斌、侧田等艺人,但却在网上引发热议:天后怎么沦落到拼盘演出了?

事实上,这已不是容祖儿第一次参加县城拼盘演出。据不完全统计,近一年来她参与了2024港台巨星演唱会(怀集站)、星耀湾区演唱会(江门站)、“梅”好时光演唱会(梅州站)等多场拼盘演出。这些演出通常采用多位歌手在同一舞台上轮流表演的形式,节省了动辄千万的个人演唱会成本,且多设置在场租相对便宜的中小城市乃至县城。道略音乐产业发布的《2025年5月中国演唱会市场报告》显示,5月拼盘演唱会共演出30场,七成演唱会落地于三线及以下城市。

拼盘演唱会真的是一门好生意吗?事实可能出乎你的意料。在演出行业工作多年的业内人士凯越透露:“很多拼盘演唱会的票卖不完都会打骨折出售——这显然是折损消费者体验的。”事实上,拼盘演唱会近年来争议不断,槽点主要集中在宣传货不对板、现场内容注水、大咖艺人唱太少、灯光音响道具太差等方面。去年11月,容祖儿在广东江门的“星耀湾区演唱会”上就因身体原因失声,未能正常演唱,引发现场部分观众不满,高喊“退票”。同日,歌手王心凌在江西宜春的音乐嘉年华中也因被质疑提前离场引发争议。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容祖儿这样的天后级艺人要频繁参加这些可能折损其商业价值的拼盘演出?答案直指其背后的东家——英皇集团面临的巨大财务危机。今年7月,英皇国际公布的全年度业绩令人震惊:截至2025年3月底,公司亏损达47.43亿港元,且166亿港元的银行借贷已逾期或违反相关条款。审计公司指出,银行可能要求英皇国际立即偿还这些借款,这可能对英皇国际的持续经营能力构成重大疑问。

《鲁迅》又名:(马克思主义是最明快的哲学)李以泰 木版 47cm×46cm 1974年

英皇并非一夜之间陷入危机的。数据显示,英皇国际自2020年以来已连续6年出现亏损,累计亏损额达138.12亿港元。截至2025年3月底的财年亏损47.43亿港元,亏损金额最多。除了业绩亏损外,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6718万港元,但总借贷达到了10.25亿港元。曾经辉煌的娱乐传媒帝国,如今却像老式DVD,还在转,但已经卡碟。

面对如此严峻的财务状况,英皇正在多渠道管控行政及经营成本,并将通过出售物业及投资物业租金持续加强流动资金及经营现金流量。旗下艺人如谢霆锋、容祖儿、Twins等,似乎都有些加大工作强度赚钱的迹象。但业内专家指出,相对于巨额债务,这些收入可能只是杯水车薪。

对于公司的财务危机,容祖儿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现出信心:“香港经济确实不好,许多大集团都会发生类似的新闻。过往公司每次危机都能一一冲破,我相信在杨先生的带领下,这次也不例外。”她透露杨受成也有跟她私下沟通过,“他说其实不是太大问题,会妥善处理。”

事实上,这并非是杨受成第一次遭遇重大商业危机。早在1983年,香港爆发港元危机时,杨受成就因过度投资地产而资不抵债,旗下地产项目和英皇钟表珠宝店被汇丰银行清盘接收。但他在两年间迅速还清债务,东山再起。此次166亿港元的巨债危机,远比当年的3.2亿港元债务庞大得多。

文化评论界认为,英皇当前的困境既受香港商业地产租赁需求持续低迷的影响,也反映了传统娱乐传媒集团在行业加速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从香港红馆到县城操场,容祖儿的演出轨迹映射了英皇帝国的自救之路还很长。演出结束后,灯灭,人散,操场的草皮被踩得东倒西歪。容祖儿上车,司机问去哪儿,她说回酒店,明天还有下一场。车轮卷起尘土,像把“天后”两个字轻轻盖了过去。

(文/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