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时间9月2日,世界贸易组织(WTO)总干事恩戈齐·奥孔乔-伊韦阿拉在专访中发出严正警告,当前全球蔓延的关税壁垒正对国际贸易体系造成自二战结束以来"前所未有"的系统性破坏。
奥孔乔-伊韦阿拉披露,全球遵循WTO框架开展的贸易额占比已滑落至72%,且存在持续下行风险。世贸组织监测数据显示,自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推行对华及多国加征关税政策以来,基于WTO"最惠国待遇"原则的全球贸易规模显著萎缩。该原则要求各成员国在贸易优惠措施实施中必须遵循非歧视性原则。
奥孔乔-伊韦阿拉特别提示,由于企业界在今年初关税政策生效前集中进行的预防性囤货行为,当前关税的实际影响尚未完全释放。据WTO预测模型显示,到2026年全球库存消化周期结束后,关税的负面效应将全面显现。该组织8月发布的《全球贸易展望报告》调整了增长预期:2025年全球货物贸易量预计增长0.9%,虽较4月预测的-0.2%有所上调,但仍远低于关税措施实施前2.7%的历史平均增速;2026年增长预期则从4月的2.5%下调至1.8%。报告明确指出,美国现行高关税政策将在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间显著抑制其进口需求,并对贸易伙伴国的出口造成实质性拖累。就在上月,巴西已就美国的关税歧视措施正式向WTO提起争端解决磋商申请。
作为美国第六大贸易伙伴,韩国8月出口数据显现明显承压迹象。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9月1日发布的统计显示,当月出口额达584亿美元,同比增长1.3%,虽实现连续三个月正增长,但增速较7月的5.9%大幅回落。在对美核心出口的15个品类中,11个品类出现贸易额下滑,其中钢铁产品出口同比骤降32.1%,成为受冲击最严重的领域。韩国央行测算模型显示,美国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将导致韩国本年度GDP增速降低0.13个百分点。
日本财务省8月底公布的7月贸易统计数据同样反映关税冲击,当月日本整体出口额创四年多来最大单月降幅,其中对美出口已连续四个月同比下滑。具体数据显示,日本7月对美出口额同比减少10.1%,汽车品类出口降幅高达28.4%,成为拖累整体出口的主要因素。
关税政策对美国本土经济的反噬效应亦逐步显现。华盛顿时间9月2日,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发布的制造业PMI数据显示,8月该指数录得48.7,虽略高于7月的48.0,但连续三个月位于50荣枯线下方,表明制造业活动仍处于收缩区间。美国劳工部上月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超预期上涨,环比增幅达0.9%,为2022年6月以来最大涨幅,同比攀升3.3%,显示产业链上游正面临新一轮通胀压力。
美国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民主党团发布的研究报告警告,若关税政策引发的经济不确定性持续,美国制造业投资可能出现年均13%的萎缩,至2029年累计损失将达4900亿美元。报告同时指出,自今年4月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实施以来,美国制造业已流失3.7万个就业岗位,招聘活动降至近十年最低水平。
美国税收基金会最新经济模型预测显示,当前关税政策相当于每个美国家庭年均增加1304美元税负,到2026年这一数字将升至1588美元。宏观层面看,2026年美国市场总收入预计将因关税政策减少1.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