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高校新生军训季期间,多所知名高校创新开展夜间行军拉练活动,通过20公里徒步行军等沉浸式训练,培养新生团队协作能力与顽强意志品质,成为开学季备受关注的素质教育实践案例。
清华大学
9月11日凌晨,清华大学2025级新生开启40里夜间拉练,这场被誉为"意志淬炼之旅"的传统军训项目已连续开展多年。
拉练前一晚,新生们在教官指导下系统学习军用背包捆扎技巧,身着统一迷彩服在操场完成集结动员,展现出严谨的组织纪律性。

9月11日零点整,各新生连队以整齐方阵依次出发,行进路线途经城市道路时,不少市民驻足观看并记录下这支青春队伍的飒爽英姿。


行进途中,新生们保持高昂士气,通过" buddy system"互助机制携手前行。校方组建的多维度保障团队全程护航,包括军事教官战术指导、辅导员心理支持、校医院医疗保障及军乐团现场鼓舞,形成全方位育人场景。


当日凌晨4时,首批队伍在晨曦中凯旋,标志着这场历时4小时的极限挑战圆满完成,新生们在终点线领取的"毅力勋章"成为特殊的开学礼物。


浙江大学
9月4日晚,浙江大学军训师组织6000余名新生开展实战化行军演练,将传统拉练升级为融合战术训练的综合军事实践课。
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身着作训服的新生们以营为单位展开行进,通过"猛虎下山""勇攀高峰"等主题口号保持行进节奏。沿途设置的12个功能站点提供能量补给、紧急救护和心理疏导等专业化支持。


本次演练突出实战化特色,"尖刀班"负重行军模拟装备携行,在预设路段开展烟雾环境穿越、战术隐蔽等科目训练,通过情景模拟提升学生应急反应能力,实现体力锻炼与国防教育的深度融合。


子夜时分完成全部科目后,新生们在总结仪式上分享感悟,表示通过亲身体验深刻理解了"脚踏实地"的奋斗哲学,这种沉浸式教育模式有效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上海交通大学
9月4日20时30分,上海交通大学5000余名军训团成员在闵行校区体育场集结,启动融合科技元素的20公里夜间行军拉练,展现"科技+军事"的特色育人模式。

出征仪式上,由新生组成的军乐团奏响《人民军队忠于党》等经典曲目,配合智能灯光系统营造庄重氛围。特别环节中,全体人员齐唱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曲《不屈》,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强化爱国情怀。

作为科技特色高校,交大学子自主研发的多款机器人亮相助阵:英雄机器人携国旗引领方阵,工程机器人演示物资运输,哨兵机器人提供模拟警戒,将科研创新成果融入国防教育实践。



行军过程中,校方应用智慧军训管理系统,实时监测队伍行进状态与学生生理指标。设置的"科技鼓动点"通过VR设备模拟历史战役场景,让新生在互动体验中深化对军人使命的理解,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


在模拟战术路段,新生们快速通过烟雾障碍区,各营设立的主题教育站点通过红色故事宣讲、集体挑战游戏等形式,持续激发队伍前进动力,实现体力考验与精神洗礼的双重育人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