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热点新闻聚焦 | 北京PM2.5来源区域传输占比达57% 贵州"挖眼虐猫"事件证实为AI编造谣言

mysmile 4 0

【北京】最新PM2.5来源解析发布 区域传输占比57%本地机动车排放居首

北京日报客户端报道,9月12日"2025年北京国际大都市清洁空气与气候行动论坛"上,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公布最新PM2.5来源解析成果。数据显示,在区域与本地协同减排成效显著的背景下,当前PM2.5来源构成发生结构性变化,区域传输贡献占比已达57%,本地排放占比43%。本地污染源中,移动源(机动车等)贡献率高达50%,生活源、工业源、扬尘源分别占18%、10%、10%。相较于2020年,本地污染排放绝对量显著下降,移动源与生活源相对占比持续提升,显现国际大都市污染特征。监测显示,区域传输影响随污染等级升高而增强,中重度污染日占比可达八成。

【广东】陆丰一小学94名学生集体肠胃不适 多部门联合调查原因

澎湃新闻消息,9月11日广东省汕尾市普宁华美实验学校小学部发生学生集体肠胃不适事件。校方第一时间将94名不适学生送医,医院开通绿色通道全力救治。截至目前,85名学生已返校或返家,9名学生应家长要求留院观察,所有学生生命体征平稳。陆丰市委市政府迅速启动应急响应,组织教育、卫健、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开展联合调查,涉事场所已进行封存查验。官方通报强调,将依法依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具体致病原因正在深入调查中。

【宁夏】银川打响"除蒿攻坚战" 已清理致敏蒿草170余亩

"银川发布"微信公众号报道,针对今夏雨水充沛导致蒿草疯长的情况,银川市自8月起开展"除蒿攻坚战"。市林草和园林管理局已完成170余亩集中生长区的蒿草清理,目前正联合辖区政府、街道社区持续开展残余蒿草清除工作。作为全球强致敏原之一,蒿属花粉因颗粒微小易引发呼吸道过敏症状。此次行动通过地毯式摸排,在9月5日前完成重点区域清理,并建立长效巡查机制,有效降低秋季花粉浓度,缓解市民过敏症状。

【贵州】贵阳"文昌阁虐猫"事件系AI编造 造谣者被警方行政处罚

天眼新闻消息,近期引发热议的"贵州文昌阁小猫被挖眼砍肢"事件已查明为虚假信息。贵阳市公安局云岩分局调查显示,9月8日廖某某在未核实情况下,仅凭网友推测及个人救助经验,通过AI软件生成虐猫文章,配5张受伤猫咪图片发布于小红书及微信群,引发网络恐慌。警方经监控回溯和实地走访,未发现文昌阁区域存在虐猫行为。目前廖某某已承认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事实,录制道歉视频澄清,并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处罚。

【甘肃】服务区餐厅现老鼠活动 甘肃高速服务集团通报整改情况

"甘肃省高速公路服务集团"微信公众号9月11日通报,针对网民反映连霍高速布隆吉服务区"尚味思"小吃店食品加工区有老鼠活动的情况,已采取紧急整改措施:现场查封涉事店面,销毁库存食品,对留样食品进行抽样检测,全面消杀设施设备。同时强化防鼠硬件建设,加密挡鼠板、灭鼠胶板,封堵管道缝隙等鼠患通道。该集团表示将在全省服务区开展餐饮安全专项整治,重点排查食品加工区、储存间、卫生间等区域的虫害问题及食品操作规范执行情况。

【上海】无人机"黑飞"专项整治见成效 已查处违法案件380余起

澎湃新闻从上海市公安局新闻发布会获悉,上海警方近期开展无人机"黑飞"专项整治行动,已查处未经实名登记飞行、违规超高飞行等案件380余起,行政处罚380余人,没收违规无人机110余架。警方指出,当前"黑飞"主要集中在旅游景区、公园等人员密集区域,多为拍摄需求引发的超高飞行。警方提醒无人机爱好者须严格遵守飞行管理规定,相关部门将持续加强低空安全管控,维护城市公共安全秩序。

【四川】高校收取1200元"企业微信费"?校方回应:系自愿选购增值服务

极目新闻报道,针对网友反映"成都外国语学院收取1200元企业微信费"的投诉,校方9月12日作出回应。工作人员表示,企业微信基础功能完全免费向师生开放,确保通知发布、家校沟通等教学管理需求正常运行。1200元费用系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高级功能服务,学生可根据自身需求自愿选购,不购买不影响正常学习生活。学校已开通咨询通道,为有疑问的家长和学生提供详细解释说明。

【安徽】黄山缆车遭遇雷击?运营方:系雷电天气临时停车 吊厢未被击中

极目新闻消息,9月11日有游客称在安徽黄山乘坐缆车时遭遇雷击。据多位游客视频显示,缆车运行中突遇雷雨天气暂停,现场出现闪光现象。黄山景区及缆车运营方12日联合通报:当日下午景区出现短时雷阵雨,索道按安全规程临时停车,经全面检查,缆车吊厢及设备未发生雷击情况,游客均安全抵达站点。景区提示,雷雨季节游览需注意天气变化,服从现场工作人员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