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发布消息称,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已依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及其实施办法,完成两项召回计划的备案工作。本次召回行动覆盖逾10万辆国产车型,涉及动力系统及燃油管路双重安全隐患。
据备案信息显示,首批召回(编号S2025M0147I)将于2025年10月31日起实施,范围包括2019年4月18日至2020年10月30日期间生产的2020款路虎发现运动版与揽胜极光,共计37492辆。
该批次车辆因四轮驱动控制模块(AWDCM)软件算法缺陷,可能导致动力传递单元(PTU)在特定工况下出现过热现象,极端情况将引发润滑油泄漏,存在车辆自燃风险。厂家将为召回车辆免费升级控制模块软件,已完成优化的车辆无需重复操作。
此次召回系市场监管总局缺陷调查推动的结果。数据显示,奇瑞捷豹路虎将通过经销商网络对涉及车辆进行全面排查,技术升级预计耗时约40分钟/辆,车主可通过400-820-0088客服热线查询车辆状态。
第二批召回(编号S2025M0148V)计划自2026年1月30日启动,涉及2020年3月2日至2023年5月30日生产的2020-2023款捷豹XEL与XFL轿车,总量达64731辆。
召回公告指出,该系列车辆发动机左侧低压燃油管接头存在材料疲劳隐患,长期使用可能产生裂纹导致燃油渗漏。厂家将为问题车辆免费更换改进型燃油管路组件,通过优化接头密封结构消除火灾风险。此次更换作业包含管路密封性检测,标准工时约60分钟/辆。
界面新闻通过市场监管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数据库核查发现,本次双批次召回是奇瑞捷豹路虎2025年度第三次召回行动。今年1月24日,该企业曾因电子驻车系统问题召回1.2万辆国产车型;3月14日又因转向机线束隐患召回2.8万辆车辆。
最新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共实施汽车召回87起,涉及车辆528.06万辆,召回频次同比下降34.59%,但召回规模增长29.39%。截至6月底,我国汽车产品累计召回已达3162次,涉及车辆1.19亿辆,平均每10辆在用汽车就有1辆曾接受召回维修。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上半年政府调查驱动型召回占比显著提升,21次调查促发召回涉及233.93万辆,占总量的44.30%。市场监管总局累计通过缺陷调查推动企业召回628次,涉及车辆6348.75万辆,占全国召回总量的53.34%,体现出监管部门对车辆安全隐患的主动防控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