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五A股市场呈现震荡分化格局,主要股指走势出现明显分化。上证综指与创业板指全天维持弱势震荡,科创50指数则逆势走强。盘面上,前期领涨的AI硬件海外供应链板块出现调整,而本土算力产业链相关个股表现强势,成为推动科创50指数上行的核心动力。分析指出,当前市场在阶段性高位区域显现资金分歧,短期或延续震荡整固态势。
AI产业叙事逻辑切换 本土供应链接棒领跑
当前A股AI硬件板块呈现显著分化特征:一类是为国际芯片巨头供应配套组件的海外供应链企业,主要集中在CPO、PCB等细分领域,相关龙头品种多分布于创业板,前期曾是推动创业板指走强的核心力量;另一类是聚焦国产化替代的本土产业链企业,尤以GPU算力芯片为代表的科技股,这类标的构成了科创50指数及上证综指的重要权重。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国际芯片巨头近期业绩增速呈现放缓迹象,部分季度数据低于市场预期,叠加特定型号产品出口受限影响,市场对其产业链业绩前景产生分歧。受此影响,A股市场中的海外供应链个股周五普遍承压,成为拖累创业板指表现的主要因素。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互联网科技巨头今年以来持续加大算力基础设施投入,推动本土AI产业加速发展。行业数据显示,国内算力投资规模有望超预期增长,为GPU等核心领域龙头企业带来明确的业绩增量预期。这种产业逻辑的切换,使得本土算力产业链个股周五表现强势,有效带动了科创50指数的上行。
估值体系重构催生新机遇 科技主线持续获关注
产业逻辑的转变正在重塑相关板块的估值体系,港股互联网科技板块的价值重估尤为显著。以阿里巴巴-W(09988)为例,该公司传统业务主要聚焦消费零售领域,市盈率长期维持在15倍左右。随着AI业务的快速发展,市场开始重新评估其成长属性,估值逻辑正从消费零售向科技成长切换,推动股价近期持续走强,并带动中概股及港股市场整体回暖。
值得关注的是,在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的宏观背景下,资源类品种也呈现估值修复态势。周五黄金、铜等有色金属板块在A股及港股市场同步走强,显示市场在高位震荡中正在积极寻找新的估值洼地。分析认为,尽管当前市场筹码结构有所分散,高位品种存在调整压力,但新的产业叙事逻辑正在形成,有望为A股市场提供新的上涨动能。
投资策略方面,短期可保持积极心态,维持合理仓位配置。配置方向上,建议重点关注本土算力产业链、AI应用场景拓展以及低估值资源品等领域的投资机会,把握产业逻辑切换过程中的结构性机遇。
(执业证书:A12106120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