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官网“二级学科自主设置信息平台”近日发布《武汉大学拟增设目录外二级学科“共同体领域法学”公示》,引发高等教育与法学领域关注。
公示信息显示,武汉大学依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工作的通知》(学位办〔2011〕12号)相关规定,提交增设目录外二级学科申请。该拟设学科代码为0301Z5,名称为“共同体领域法学”,隶属于法学一级学科(0301),拟授予博士、硕士两级学位,公示期自2025年9月11日至10月11日。
平台同步公布的《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专家评议意见表》指出,共同体领域法学是响应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战略需求,融合政治性、人文性与实践性的交叉学科新形态。
评议意见明确,该学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指引,专注民族事务治理中的法律规范构建、政策实施路径与权利保障机制研究。其学科内涵涵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完善、民族平等权利保障、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等关键领域的法治体系建设,通过整合法学、民族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多学科研究方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探索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的内在规律与实践路径。设立目标在于以法治手段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坚实制度支撑。
专家评议认为,增设共同体领域法学二级学科对服务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进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智力支持;二是系统培养该领域高素质专业人才,有效破解理论研究、人才储备与实践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三是创新优化法学学科体系,推动构建中国特色中华民族共同体法治理论体系,具有深远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值得关注的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学科建设近年来已形成系统性推进态势。
2023年10月,国家民委专题会议明确提出优化人文学科布局,规范民族学二级学科设置,将“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列为重点培育学科,推动主体学科与分支学科协同发展。
2024年4月,中央民族大学在“双一流”建设框架下启动学科优化调整,成立专项工作小组与专家咨询委员会,重点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学课程体系建设、教材编纂及实体学院建设,构建覆盖多学科的支撑体系。
教育部2024年10月公布的《学位授予单位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名单》显示,中央民族大学已自主设置“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二级学科,该学科融合民族学、社会学、中国史、哲学、中国语言文学等多学科资源,成为国内该领域学科建设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