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朋友说过合胞病毒的厉害,身边也有孩子感染后症状不轻。与其等孩子感染了再跑医院,肯定是提前预防更安心。”9月10日,陈女士带着11个月大的宝宝,来到上海市浦东新区北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呼吸道合胞病毒单抗注射液(以下简称RSV单抗),这也是上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RSV单抗试点单位扩容后完成的首针接种。

2025年9月10日,陈女士带着11个月大的宝宝,前来上海市浦东新区北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注射呼吸道合胞病毒单抗注射液。受访者 供图
据了解,2024年9月26日,RSV单抗率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启动接种,作为国内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的婴儿合胞病毒感染预防手段,此举填补了我国合胞病毒预防领域的空白。该预防药物于2023年12月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正式在国内上市。
此前澎湃新闻曾报道,2025年6月16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官网发布《关于本市扩大呼吸道合胞病毒单克隆抗体注射液使用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将进一步扩大RSV单抗注射液使用管理试点医疗机构范围,在现有7家市级产科、儿科专科医疗机构试点基础上,新增36家医疗机构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扩大试点工作。
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2025年第35周(2025年8月25日-8月31日)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数据,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形势备受关注:在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呼吸道样本检测中,RSV阳性率已连续13周跻身前三、连续7周位居榜首;按年龄段划分,该病毒在0-4岁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的阳性率,更是连续12周排名第一,儿童群体感染风险持续处于高位水平。
“RSV是临床常见且传染性较强的呼吸道病毒,对6个月以下婴儿威胁尤为显著,特别是早产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婴幼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感染科主任曹清介绍,该病毒是导致婴幼儿因下呼吸道感染(以肺炎、毛细支气管炎为主)住院的首要检出病原体。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肺部呼吸道管腔狭小,1岁以内的婴儿感染后发展为严重疾病的风险远高于其他年龄段,且与早期未感染过RSV的孩子相比,他们后期发生哮喘、喘息的概率也会有所增加。更为关键的是,目前针对RSV感染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科学预防成为守护婴幼儿健康的关键所在。
曹清进一步表示,以往RSV流行季节多集中在每年10月至次年4月,今年则明显提前,从7月开始,病房就陆续接收了一些小年龄段的RSV感染、喘息患儿,这也提醒广大家长应尽早做好预防措施。
作为一种预防手段,疫苗和单抗之间有何区别?任兰解释道,疫苗属于主动免疫,需要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或免疫因子后才能发挥作用;单抗则是直接将抗体注射到体内,注射后可立即发挥预防病毒感染的作用,而疫苗通常需要在接种后半个月左右才会产生保护效果,二者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
“RSV单抗在接种前必须先由儿科医生或儿童保健医生对宝宝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排查是否存在禁忌证。”任兰进一步指出,合胞病毒与许多呼吸道病毒一样,存在流行高峰期,我国将每年10月、11月至次年4月定为流行季。为达到更好的预防效果,建议在流行季来临前进行注射,注射后即可起效。“目前我们的接种门诊已经开放,9月到次年4月期间均可以进行接种,官方数据显示单抗的平均保护时长约为6个月。”
曹清同时指出,从目前全市的数据来看,RSV单抗的接种率还相对较低,不足2%,这主要是因为家长对该单抗了解较少,不清楚在RSV流行季节到来时可以通过它进行预防。“RSV单抗目前在国内获批适用于1岁以下婴儿,在医院中,我们会更多关注有基础疾病的儿童,RSV感染的易感人群为2岁以下儿童,重症病例则更多出现在高危患儿中,如早产儿、2岁以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有先天性肺部基础疾病的儿童等,对于这些儿童,我们会优先推荐接种RSV单抗。”
此次RSV单抗在上海医疗机构扩大试点接种范围后,上海市疾控局后续还将根据实际需求,动态调整RSV单抗注射液使用管理单位名单并及时向社会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