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朽丰碑矗立历史长河,伟大胜利照亮复兴征程。
2025年9月3日,和平的阳光洒满神州大地,80年前那段气壮山河的抗争史诗在新时代焕发光彩。从东北林海到西南边陲,从东海之滨到雪域高原,中华儿女怀着共同的历史记忆,在纪念活动中感悟民族精神的传承力量。这场改变国家命运的伟大胜利,将个人命运与民族存亡紧密相连,在岁月长河中激荡出永恒的时代回响。
1万余名受阅官兵组成钢铁方阵,80面战旗辉映英雄血脉,数百台现代化装备与上百架战机构建立体受阅体系;中外政要在人民大会堂共叙和平愿景,文艺晚会以艺术语言重现烽火岁月——系列纪念活动全景展现了中国人民捍卫和平的坚定决心。
为何这场胜利能够彪炳史册?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人民以3500万同胞伤亡的巨大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一论断精准揭示了东方主战场的战略价值,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担当。
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键战场,中国抗战的胜利既是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作用的生动体现,更是全体中华儿女团结御侮的壮丽史诗,为人类文明存续立下不朽功勋。
在纪念大会上,中国向国际社会发出"以史为鉴守护和平,携手共创人类未来"的时代强音。
民族觉醒的历史坐标:近代反侵略战争的首次完胜
9月3日上午的天安门城楼,留下震撼人心的历史瞬间——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抗战老战士在天安门城楼上敬礼。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纪念大会开始前,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6位抗战老战士代表,俯身为百岁老兵调整衣襟的细节,成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党和人民永远铭记英雄!"亲历平型关战役的张坪老人紧握总书记的手,道出全体抗战将士的心声。
70响礼炮轰鸣中,历史的回响与现实的脚步交响共鸣。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指出:"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取得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这一伟大胜利的取得,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2025年9月3日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正义必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新华社记者 翟健岚 摄
人民大会堂《正义必胜》文艺晚会现场,延安宝塔山的灯光意象贯穿全场,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在暗夜中点燃的抗日烽火。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在舞台回荡,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的革命豪情。
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率先提出武装抗日主张,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全民族抗战的核心力量,支撑起救亡图存的希望曙光。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方队。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这场胜利孕育了永垂不朽的民族精神。
14年艰苦抗战历程中,平型关大捷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神话,百团大战摧毁日伪交通线,台儿庄战役谱写血肉磨坊壮歌,武汉会战铸就东方壁垒——5098个日夜的浴血奋战,锻造出伟大抗战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概括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成为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重要坐标。
在纪念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号召"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海军方队接受检阅。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这场胜利开启了民族复兴的历史新纪元。
回望百年近代史,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败,中华民族历经前所未有的屈辱。1945年日本签署投降书,标志着中华文明走出历史低谷,开启凤凰涅槃的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招待会上强调:"这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装备方队接受检阅。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从战后重建到改革开放,从脱贫攻坚到科技自立自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复兴之路上砥砺前行,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
历史回响:艰苦卓绝的东方主战场史诗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教练机梯队接受检阅。新华社记者 朱峥 摄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
天安门广场上,童声合唱团演绎的《松花江上》让全场动容,这首承载民族记忆的歌曲,揭开了那段苦难辉煌的历史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这一论断深刻诠释了中华儿女以弱胜强的历史必然。
文艺晚会《血染的白桦林》再现杨靖宇将军胃中只有棉絮树皮仍坚持战斗的场景,《殇》通过舞蹈语言控诉南京大屠杀的暴行,艺术化呈现让历史记忆直抵人心。
日本军国主义实施的南京大屠杀、"三光"政策、细菌战等反人类罪行,造成3500万中国军民伤亡,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最黑暗的一页。
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抗战持续时间最长、牵制日军兵力最多、付出民族牺牲最大,为全球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决定性贡献。
"‘艰苦卓绝’四个字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密码。"哈尔滨工业大学历史学者范峰表示,中国战场始终抗击着70%以上的日本陆军兵力,彻底打破了轴心国东西对进的战略企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是不畏强暴、自立自强的伟大民族。"这一宣示引发全体中华儿女的强烈共鸣。
民族危亡之际,"四万万人齐蹈厉"的爱国洪流蔚为壮观。杨靖宇将军曾孙马铖明在观礼台展示将军画像,告慰先烈"今日中国如您所愿";"刘老庄连"82烈士全员战死的英雄壮举,"血战磨河滩钢铁连"145人仅剩17人的悲壮史诗,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不屈脊梁。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战旗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新华社记者 刘勇贞 摄
战旗方队中,"平型关大战突击连""夜袭阳明堡战斗模范连"等荣誉旗帜迎风招展,每面战旗背后都是一段气壮山河的英雄传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正义与邪恶的生死较量,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奋起反抗,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磅礴力量。"
南洋华侨机工队冒死运送抗战物资,河北农妇邓玉芬送五子参军全部牺牲,无数普通民众用生命守护八路军伤员——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埋葬了侵略者的野心。
张治中将军外孙朱一山在观看装备方队时感慨:"从‘小米加步枪’到‘大国重器’,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核导弹第二方队接受检阅。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和平宣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担当
纪念大会尾声,8万羽和平鸽腾空而起,与7架歼-10战机拉出的14道彩烟构成壮美画面。来自伊拉克的记者方浩明在直播镜头前泪流满面:"这就是人类共同向往的和平景象。"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纪念大会现场放飞鸽子。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 摄
"在中东,孩子们依然在战火中哭泣。中国的和平发展为世界提供了宝贵启示。"方浩明的现场报道引发国际社会强烈共鸣。
当前,全球安全倡议提出五周年之际,世界正经历百年变局,人类和平事业面临严峻挑战。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累计派出维和人员5万余人次,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关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郑重宣示:"中国永远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英国学者詹姆斯·林赛(其父林迈可曾深入晋察冀根据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证明,正义力量终将战胜邪恶。当代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在为世界和平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空中护旗梯队通过天安门广场,3架直-8L运输直升机分别悬挂"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条幅。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纪念活动中,"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巨幅标语响彻云霄,成为中国向世界传递的和平宣言。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专家戴天方在观看装备方阵时说:"强大国防是和平的基石,我们研制先进装备不是为了战争,而是为了更好守护和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愿同世界各国一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维和部队方队接受检阅。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维和部队方队身着"和平蓝"制服走过长安街,成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安全治理的生动写照。从全球发展倡议到全球文明倡议,中国提出的一系列国际公共产品,为动荡世界注入稳定性。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既是对历史的深刻铭记,更是对未来的庄严承诺。当14道彩烟在天安门上空绘出绚丽弧线,中华民族向世界宣告: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