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洗霸股价18个月暴涨7倍 固态电池业务真实价值深度剖析

mysmile 9 0

界面新闻见习记者|蒋习

在固态电池概念持续发酵的推动下,上海洗霸(603200.SH)股价近期表现强势,特别是自2025年9月以来,累计涨幅已突破40%,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焦点。

截至9月9日收盘,上海洗霸单日上涨5.84%,报收于106.3元/股,再度创下历史新高。若以2024年2月6日的13.02元/股历史低点为参照,其累计涨幅已达约七倍,市值实现大幅增长。

9月9日晚间,上海洗霸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公告显示公司股票于2025年9月5日、9月8日、9月9日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根据相关规定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况。

为探究公司固态电池业务实际进展,9月8日,界面新闻记者实地走访了位于上海市松江区的上海洗霸清逸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上海洗霸清逸)生产基地。

据上海洗霸官方网站公开信息显示,上海洗霸清逸是公司布局锂电池未来核心材料产业化的重要实施主体之一,承担着关键材料的研发与生产任务。

上海洗霸清逸 拍摄:蒋习

界面新闻现场观察发现,上海洗霸清逸整体厂区面积不大,厂房一楼区域堆放有部分产品,现场有货运车辆停靠等待装货,同时能清晰听到生产设备运行的声响。

上海洗霸清逸厂房一楼 拍摄:蒋习

界面新闻记者同时注意到,该厂区部分区域目前仍处于建设施工阶段,施工方的临时板房尚未拆除撤离,显示基地建设仍在推进过程中。

上海洗霸清逸待建区域 拍摄:蒋习

根据官方披露信息,上海洗霸松江基地一期工程包含2700平方米的固态电池电解质粉体车间(甲类车间)等核心设施。按照规划,一期工程达产后将实现年产50吨级氧化物电解质粉体的产能规模。

该公司一位工作人员向界面新闻透露,上海洗霸电池业务自2022年正式启动,松江厂区由原嘉定生产基地迁移而来,于去年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业务范围涵盖正负极材料、电解质以及电芯的研发与生产环节。该工作人员同时表示,固态电池产品已经进入量产阶段。

界面新闻就松江基地目前实际产能等具体问题致电上海洗霸,公司方面表示目前不接受对外采访,也不接待外部参观访问。

上海洗霸9月9日发布的公告则明确指出,截至目前,公司固态电池相关业务暂未形成长期稳定的规模化收入;同时,基于产品技术迭代及市场发展的不确定性,相关送样样品的检测结果、客户匹配情况和最终应用前景均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图片来源:上海洗霸官网

上海洗霸成立于1994年,作为国内水处理行业龙头服务商,于2017年6月在上交所主板成功上市。2022年,公司开始战略布局固态电池领域,成立能源环保事业部与先进材料事业部,正式开启新能源业务转型。

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松江基地固态电池电解质粉体2500平方米甲类厂房已于2024年底初步建成,根据规划,一期达产后将实现年产50吨级固态电池氧化物电解质粉体产能;年产20吨级固态电池卤化物电解质粉体产线已完成设计工作,目前处于设备选型及安装前的各项准备阶段。

固态电池因采用固态电解质,具备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好、循环寿命长和应用温度范围宽等显著优势,被行业公认为动力电池未来主要发展方向。固态电解质作为固态锂电池的核心材料,目前主流技术路线包括氧化物、硫化物、聚合物和卤化物四大类。

公开信息显示,上海洗霸在固态电池领域主要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下称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张涛研究员团队、复旦大学赵东元院士团队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共同推进关键技术研发。

2022年8月,上海洗霸与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张涛团队联合共建"固态电池先进材料联合创新实验室",重点聚焦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研发;同年9月,双方签署固态电解质材料技术相关知识产权转让协议;11月,上海科源固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其中上海洗霸控股70%,张涛团队参股30%;12月,上海洗霸嘉定工厂启动并完成吨级至10吨级工业化标准产线建设,2023年1月,该产线成功试产。

张涛现任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能源材料研究中心主任、"电化学储能材料与器件"课题组组长,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固态电解质材料和固态电池、高比能金属空气电池(锂、锌等)、钠离子电池等前沿领域。

9月8日,界面新闻就双方合作具体方向和产出成果等事项致电张涛,他表示与上海洗霸确实存在合作关系,但相关信息一般由上市公司统一发布,个人不便透露更多细节。

据上海洗霸官网今年6月5日发布的信息,公司与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合作,已完成第一代高比能软包固态锂离子电池设计工作,并通过短期性能测试。该款电池能量密度达到340 Wh/kg,超过预设目标320 Wh/kg,表现超预期。

上海洗霸第一代高比能软包固态锂离子电池负极采用均质硅碳材料,可实现5C大倍率放电,在-20℃低温环境下容量衰减仅15%。该电池预计将率先应用于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领域,电芯理论上可支持2吨级eVTOL单次飞行250-300公里。同时,该电池性能理论上也满足目前人形机器人、机器狗等特种装备的电池性能需求。

上海洗霸同时指出,第一代高比能软包固态锂离子电池正在进行第三方认证测试,完成后将启动客户送样流程,且公司正在进行第二代360 Wh/kg以及第三代400 Wh/kg高比能固态电池的技术开发工作。

横向对比行业内其他企业,上海洗霸上述固态电池的参数指标及研发进展并非处于业内领先水平。

例如,孚能科技(688567.SH)在高能量密度技术研发方面保持领先,其能量密度400-500Wh/kg的全固态电池计划于2025年底实现小批量交付;同时其能量密度超过330 Wh/kg的第二代半固态电池已获得低空经济领域客户定点,预计2025年实现量产。

国轩高科(002074.SZ)"金石"全固态电池已进入中试阶段,能量密度达到350 Wh/kg。亿纬锂能(300014.SZ)则率先实现全固态电池产品下线,"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为300Wh/kg。

除了与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合作外,上海洗霸还与复旦大学赵东元院士团队建立合作关系,重点布局硅碳负极材料领域。

据复旦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官网信息,山东复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于2021年12月完成注册,由上海洗霸出资、复旦大学赵东元院士团队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方式共同成立,专注于新能源电池先进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业务。

天眼查APP显示,目前该公司已更名为上海炭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上海炭元),注册地址位于上海市宝山区,赵东元团队持股47.5%,上海洗霸持股44.5%。

该公司主营产品包括介孔硅碳负极材料、介孔硬碳负极材料、介孔软硬碳复合材料等,可广泛应用于动力电池、储能电池、高端消费类电池等多个领域。

据教育部官网信息,赵东元是复旦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提出了有机-有机自组装路线,成功创制介孔有机高分子和介孔碳材料,相关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硅碳负极是突破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瓶颈的关键材料之一,而有序介孔碳材料则是硅碳负极理想的关键核心骨架材料,对提升电池性能具有重要作用。

据上海洗霸官方微信2月披露信息,公司推出的系列有序介孔碳材料产品已初步通过材料、电芯和终端三个维度客户的验证,通过其制备的硅碳负极材料在等能量密度设计的软包电池中,经500次循环后,相比目前市面上的主流材料电芯,在绝对膨胀率这一电池关键核心指标上,山东复元生产的产品表现远优于竞品。山东复元已在上海嘉定工厂建成10吨/年的有序介孔碳材料中试示范线。

2025年以来,上海洗霸在固态电池领域动作频频,加速业务布局。

4月,上海洗霸与宁德时代(300750.SZ)全资子公司宁德新能源达成战略合作。上海洗霸与赵东元团队分别向宁德新能源转让山东复元约4.17%的股份,转让价格均为935万元。宁德新能源以1870万元获得山东复元8.34%的股权,并出资5400万元认缴山东复元新增注册资本900万元,溢价部分计入山东复元资本公积金。

5月,上海洗霸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签订两项技术转让协议。公司拟以总计2500万元收购后者持有的6项专利技术,涵盖高比能氢电混动电源系统及特种固态锂离子电池两大核心领域。

与此同时,上海洗霸计划联合核心技术及管理团队,分别投资设立两家控股子公司,每家公司注册资本各1000万元。

7月,上海洗霸开始布局硫化物电解质领域,拟以不低于1.1亿元受让有研稀土(600206.SH)的硫化锂业务相关资产,包括专利、专有技术、设备及产线安装配套投入。8月,上海洗霸宣布拟与有研稀土共同投资设立一家合资公司,进一步深化合作。

至此,上海洗霸已完成氧化物、卤化物、硫化物三大固态电解质技术路线的全面布局,形成固态电解质多元发展格局。

从研发投入来看,2022-2024年,上海洗霸研发投入分别为3735.46万元、3826.82万元、4524.6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15%、2.45%、18.23%,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6.17%、7.07%、8.87%,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上海洗霸在2024年年报中曾表示,近年来大力拓展锂离子固态电池先进材料业务,相关项目投入规模远大于业务收入,进一步加大了公司资金需求,增加了运营资金压力。

纵观公司财报数据,新能源业务持续亏损与主营业务下滑问题并存,经营压力显现。

界面新闻统计了上海洗霸参股控股子公司中,与新能源、新材料业务相关的四家公司经营数据。

制图:蒋习

2025年上半年,科源固能营业收入为11.65万元,净亏损244.25万元;浙江领硅营业收入为30.41万元,净亏损182.18万元;上海洗霸清逸营业收入为262.81万元,净利润为184.35万元;上海炭元(原名山东复元)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洗霸清逸当前的主营业务仍以水处理药剂、设备等传统业务为主。

除上海洗霸清逸外,2022年至今,上海洗霸旗下涉及新能源、新材料业务的子公司均未实现盈利,持续处于亏损状态。

上海洗霸在2025年半年报中也明确指出,先进材料业务投入相对较大,但暂未形成长期稳定的规模化收入,对公司业绩贡献有限。

公司表示,2025年1-7月,锂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粉体材料完成52个批次送货,覆盖38家客户;新型硅碳负极材料完成65个批次送货,覆盖28家客户。截至目前,前述业务收入规模较小,对公司整体业绩不构成重大影响。

2025年上半年,上海洗霸实现营业收入2.25亿元,同比下降15.85%;归母净利润为1.07亿元,同比增长156.5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022.10万元,同比下降51.27%。

制图:蒋习

公司表示,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上升主要受非经常性损益增加影响。其中,转让控股子公司上海炭元部分股权产生的转让收益及对剩余股权重新计量收益合计达1.25亿元,对净利润增长贡献显著。

近年来,上海洗霸经营状况不容乐观,业绩呈现持续下滑趋势。其营业收入由2022年的6.05亿元下滑至2024年的5.1亿元;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也从2022年的4072.84万元,降至2024年的1418.63万元,盈利能力明显减弱。

上海洗霸在2024年财报中指出,水处理行业企业大多规模偏小,行业集中度较低,在"双碳"目标指导下,越来越多实力雄厚的高新技术企业与地方国企或央企进入环保市场,加大了行业竞争风险与市场集中度提升带来的挑战。

截至9月10日收盘,上海洗霸股价报收104.11元/股,当日跌幅为2.06%,股价出现一定回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