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宜春锂矿复产提速 碳酸锂市场价格走势引关注

mysmile 5 0

界面新闻记者 | 高菁

近期碳酸锂期货价格再度出现显著下行态势。

9月9日晚间,界面新闻从消息渠道获悉,宁德时代(300750.SZ)全资子公司宜春时代新能源资源有限公司(下称"宜春时代")已于当日上午召开"枧下窝锂矿复产工作会议",专项部署推进该锂矿的复工复产事宜。

据接近事件的知情人士向界面新闻透露,宁德时代枧下窝锂矿的采矿权证及采矿许可证申请进程目前较为顺利,预计很快便可实现复工复产,"其进度甚至快于市场此前最为乐观的预期。"

根据此前媒体公开报道,枧下窝矿区当时预计将至少停产三个月。

宜春市素有"亚洲锂都"的美誉,拥有亚洲地区储量最为丰富的锂云母矿资源。方正中期研究院发布的研报数据显示,宁德时代旗下的枧下窝矿推断瓷石矿资源量约达9.6亿吨,其中伴生氧化锂资源量为265.68万吨,折合碳酸锂当量(LCE)约657万吨,是全球范围内规模较大的单体锂云母矿之一。

受此消息影响,9月10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2511开盘即大幅跳空低开,盘中最低下探至6.86万元/吨,价格已接近跌停板位置。截至当日收盘,该主力合约下跌4.87%,报收于7.072万元/吨。

现货市场方面,上海钢联提供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9月10日,电池级碳酸锂现货均价报7.2万元/吨,较前一工作日价格下跌2000元/吨。

上月,宁德时代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对外披露,其宜春项目在采矿许可证于8月9日到期后,已暂停了开采作业。此消息发布后,碳酸锂价格随即出现一波大涨行情,期货主力合约价格一度突破9万元/吨整数关口,此后又震荡回落至7万元/吨附近区间。

真锂研究院创始人墨柯此前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曾透露,采矿证到期并非导致枧下窝矿停产的核心原因,采矿证上注明的开采矿种与实际开采矿种不符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针对枧下窝矿复产的最新进展,墨柯对界面新闻表示,该矿目前仍面临采矿证矿种变更以及由此带来的税收和相关成本增加等问题,短期内实现复产的难度较大,可能性非常小。

在墨柯看来,矿种变更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流程,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解决。"一旦采矿许可证上的矿种根据相关政策要求由陶瓷土变更为锂矿,企业所需承担的相关税收额度将会大幅提高,届时有可能出现产品销售价格无法覆盖采矿成本的情况。"

据《期货日报》9月10日报道,宜春时代在此次召开的"枧下窝锂矿复产工作会议"上,已向公司内部的办证专项小组下达了明确的任务目标,争取能在今年11月份完成枧下窝矿的复产工作。不过,该目标能否如期达成目前仍存在不确定性,后续可能会根据实际推进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东证衍生品研究院有色金属分析师陈祎萱向界面新闻表示,尽管当前相关企业仍在积极办理项目复产所需的各项手续,且暂未对外公布明确的复产时间表,但市场很可能会提前对其复产预期进行定价。

此外,随着枧下窝矿复产工作的逐步推进,短期内市场对于江西省内其他云母矿可能面临的类似问题的担忧情绪也将随之得到缓解。

7月中旬,业内曾流传出一份江西省宜春市自然资源局发布的通知。该通知要求市内八家涉锂矿山企业需在9月30日前完成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的编制工作。

该文件中提到,这八家涉锂资源矿权存在规避上级部门审批权限,违规越权办理矿权出让、变更或延续登记手续等问题。

方正中期研究院披露的一份相关材料显示,江西宜春市自然资源局通知中所提及的八家涉锂矿山企业,其中包括了宜春时代、国轩高科(002074.SZ)旗下的宜春国轩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等行业内主要企业。

混沌天成期货分析指出,若枧下窝矿的复产进度超出市场预期,则宜春当地八座锂矿长期停产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锂矿供应端所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也将随之解除。

陈祎萱认为,在供应端的扰动因素暂时告一段落后,碳酸锂市场价格走势将重新回归基本面主导的逻辑。

自6月底以来,受需求端表现边际超出预期、供应端存在不确定性以及"反内卷"政策预期等多重因素共同推动,碳酸锂期货和现货价格均经历了多轮上涨行情。富宝资讯锂原料分析师刘晓敏当时曾向界面新闻表示,那段时间碳酸锂价格的上涨态势已经完全脱离了市场基本面的支撑。

回顾历史数据,自2010年以来,全球锂电行业共经历了两轮较大幅度的价格波动周期。第一轮波动发生在2015年至2019年期间,碳酸锂价格从4.2万元/吨的低点上涨至18万元/吨的历史高点,随后又回落至2019年底的4.8万元/吨。在此期间,碳酸锂的峰值价格是最低价格的4倍多。

目前,锂电行业正处于自2020年以来开启的第二轮价格波动周期。碳酸锂价格在2022年曾达到近60万元/吨的历史最高位。此后,由于大量资本涌入锂电行业,上游锂矿及锂盐产能加速释放,而下游需求增速却逐渐放缓,在供需结构持续失衡的背景下,碳酸锂价格出现剧烈震荡,并逐步回落至当前的7万元/吨附近水平。

从当前市场格局来看,碳酸锂供应过剩的基本面状况尚未出现明显改善的迹象。

陈祎萱指出,供应层面,尽管此前碳酸锂价格的阶段性反弹并未促使前期停产的海外锂矿山恢复生产,未能带来额外的资源端供应增量,但较高的价格水平却盘活了部分贸易商在年初囤积的锂矿库存,这些库存通过代工的方式被快速转化为碳酸锂产品。据其调研了解到的情况,部分代工厂的订单已经排至今年年底。

与此同时,中国市场碳酸锂价格的相对高溢价也影响了亚洲市场锂元素的贸易流向,使得中国市场的锂资源净进口量出现边际增加。

在需求端,当前市场正处于传统的季节性旺季,且电动商用车、储能等终端应用板块的市场表现超出预期,近期电芯及正极材料的排产均维持着5%以上的环比增长。

陈祎萱表示,如果不考虑枧下窝矿复产的情况,其编制的月度平衡表显示,今年9月至10月碳酸锂市场仍将呈现月均约3000吨的去库存状态,后续随着需求进入季节性淡季,市场将再度转入累库阶段。不过,枧下窝项目的复产节奏和实际产能释放情况,将直接影响库存拐点出现的具体时间点。

陈祎萱提供给界面新闻的测算数据显示,当前包括盐湖提锂和锂矿开采在内的所有资源端项目,经过采矿、选矿以及锂盐厂加工等环节后,生产制成碳酸锂的含税现金成本约为5.8万-6万元/吨。

展望后市,陈祎萱指出,宁德时代枧下窝锂矿复产在即的消息,可能会使得期货盘面在短期内快速消化和计价这一复产预期。但在项目实现实质性复产之前,由于市场正处于旺季叠加节前备货周期,碳酸锂价格的下跌空间预计相对有限。待需求端拐点出现,年末累库压力增大的情况下,价格或将再度逼近前期低点。

墨柯则认为,当前碳酸锂价格的下跌,才是对市场基本面状况的正常反应。未来一段时间内,碳酸锂价格总体仍会呈现震荡下降的态势。在他看来,只有当价格下跌到一定水平,促使部分不具备成本优势的低端产能被市场淘汰,当前供应过剩的基本面状况才能真正得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