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全国自然灾害报告:干旱致563.5万人受灾 13万人需生活救助

mysmile 6 0

界面新闻记者 | 张旭

界面新闻编辑 | 刘海川

2025年9月10日,界面新闻从应急管理部权威渠道获悉,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已联合相关成员单位完成2025年8月全国自然灾害形势会商研判工作。

多部门会商结果显示,2025年8月我国自然灾害呈现复合型特征,其中洪涝地质灾害与干旱灾害构成主要影响,风雹、台风、雪灾及森林草原火灾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

各类自然灾害累计造成全国1001.7万人次受灾,导致122人死亡失踪,紧急转移安置及生活救助需求达38.6万人次,房屋倒塌1000余户4400余间,房屋损坏1.26万户3.07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963.5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共计195.6亿元。应急管理部新闻发言人通报称。

2025年8月全国降水呈现显著区域差异,全国共出现9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平均降水量达114.1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6.6%,其中华北大部、西北中东部及珠三角地区降水量偏多2成至2倍。

气象数据显示,北方地区因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暖湿气流与东北冷涡系统交汇影响,出现历史罕见的降水异常偏多现象,甘肃、内蒙古等地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已造成73人不幸遇难或失踪

持续性强降雨引发西南、华南地区地质灾害链式反应,云南普洱、怒江、楚雄等州市相继发生特大型泥石流灾害,造成13人死亡失踪。

应急管理部灾情统计显示,8月洪涝及地质灾害累计致323.3万人次受灾,死亡失踪113人,紧急转移安置27.1万人次,倒塌房屋3700余间,损坏房屋2.6万间,农作物受灾248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30.7亿元。

干旱灾害方面,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情呈发展态势据应急管理部监测,8月全国平均气温达22.2℃,较常年同期偏高0.9℃,西北、江南等区域降水量较常年偏少3-9成,全国主要江河径流量同比减少近40%。

高温少雨天气对湖北、江西等粮食主产区的水稻生长造成显著影响。当前江汉地区受近期降水过程缓解,阶段性干旱得到有效控制。干旱灾害累计造成563.5万人次受灾,现有13万群众面临饮水困难需生活救助,农作物受灾面积550.4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4.7亿元。应急管理部救灾司负责人表示。

此外,全国风雹灾害呈现点多面广特征,其中内蒙古、云南等地灾情较为突出。应急管理部分析指出,8月共发生7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遭遇短时强降水,部分区域伴有12级以上雷暴大风和直径5厘米以上冰雹,黑龙江、天津局部地区监测到龙卷风活动。

风雹灾害已波及全国23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造成67万人次受灾,6人死亡,紧急转移安置1.1万人次,倒塌房屋近100间,损坏房屋4200余间,农作物受灾152.9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7.8亿元。应急管理部灾害监测中心数据显示。

区域灾情分析表明,内蒙古、云南两省(区)因风雹灾害造成的农作物损失和直接经济损失均占全国总量的70%左右。

2025年8月台风活动呈现生成偏少、影响偏轻态势应急管理部台风监测报告显示,当月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海域共生成5个台风,仅有1个登陆我国,生成个数和登陆个数均低于常年同期水平。

具体灾情显示,11号台风"杨柳"以强热带风暴级别在福建漳浦沿海登陆,引发区域性风暴潮,导致广东、福建等5省29.3万人受灾,2人死亡。13号台风"剑鱼"、14号台风"蓝湖"则以擦过海南南部沿海的路径移动,造成局部损失。

台风灾害累计造成广东、福建、海南等7省(区)44.7万人次受灾,3人死亡,紧急转移安置10.4万人次,倒塌房屋近600间,损坏房屋500余间,农作物受灾9.3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2.3亿元。应急管理部防汛抗旱司通报称。

全国森林草原防火形势在8月保持总体平稳应急管理部森林防火指挥中心数据显示,当月全国仅发生2起森林火灾,分别位于西藏和新疆地区,未发生草原火灾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