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史家康托洛维茨:从战场到书斋,他如何用一生颠覆认知?

mysmile 3 0

传奇史家康托洛维茨:从战场到书斋,他如何用一生颠覆认知?

你是否想过,一位学者的生命竟能比他的著作更跌宕、更耀眼?恩斯特·康托洛维茨,20世纪最传奇的历史学家之一,他的人生就是一部穿梭于战火、情爱与思想激荡的史诗。不同于那些安居象牙塔的学者,康托洛维茨用行动书写历史,也用生命反思历史。

恩斯特·H·康托洛维茨(Ernst Hartwing Kantorowicz,1895–1963),这位德裔美籍犹太学者,被誉为中世纪政治与思想史领域的巨擘。但他远不止是一位历史写作者——他更是一位时代的亲历者、反思者,甚至反叛者。

想象一下:他曾以爱国青年之身投身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腥风血雨,亲历“凡尔登绞肉机”;他曾是土耳其战场上的德军军官,甚至与司令情妇陷入热恋;战后,他加入极右翼组织,镇压左翼运动;他深度卷入神秘诗人斯特凡·格奥尔格的精英圈子,与学者、刺客共享精神乌托邦;他早早以《弗里德里希二世皇帝传》震动学界;他既爱男子,也倾心女子,在战乱年代活得恣意而炽热;他亲历“水晶之夜”,却奇迹般脱身,最终流亡美国;在美国,他挺身抵制麦卡锡主义,捍卫学术自由,甚至不惜失去教职……

康托洛维茨的一生充满两次惊人转变:政治上,他从极右翼民族主义者蜕变为拒绝宣誓反共的民主捍卫者;学术上,他从书写畅销传记的“文豪型史家”,转向《国王的两个身体》那样深奥的政治神学探析。这两重转变背后,是一位学者如何在动荡时代中坚持独立思考、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之旅。

《弗里德里希二世皇帝:一部传记》, [德] 恩斯特·H.康托洛维茨, 陆大鹏、刘晓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5年7月,874页,188.00元

《国王的两个身体——中世纪政治神学研究》,尹景旺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0年1月出版,936页,188元

如果要深入这位复杂人物的生命世界,罗伯特·E.勒纳所著《天使时间:康托洛维茨传》是不可绕过的精彩入口。即便你对中古历史并无兴趣,仍可透过此书一窥魏玛德国时期知识界的风华与矛盾,感受那群天才如何在混乱中迸发创造力。勒纳以同行兼研究员的目光,采访了大量亲友与学生,为康托洛维茨绘出了一幅深邃而公允的思想肖像。

《天使时间:康托洛维茨传》,罗伯特·E.勒纳,宋宁刚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出版,520页,99.00元

尽管康托洛维茨的巅峰之作《国王的两个身体》已有中译,但其成名作《弗里德里希二世皇帝传》才真正映射出他早年的学术锋芒与时代印记。这本书,就像他本人一样,充满争议却又魅力非凡。

康托洛维茨最初专攻穆斯林手工业,何以转向神圣罗马皇帝的研究?答案藏在诗人格奥尔格的巨大影响中。

格奥尔格究竟是何方神圣?

他被誉为继里尔克之后最伟大的德语诗人,更是魏玛时期的文化偶像。其圈子弥漫着精英主义、民族情结与反民主气息,虽未直接涉足政治,却为威权崇拜埋下伏笔。他们推崇“秘密的德意志”——一个精神上的精英德国,康托洛维茨也曾深陷其中。尽管他后来与之疏离,但格奥尔格的烙印已深深打在《弗里德里希二世皇帝传》之上。

1927年,这本传记横空出世。没有脚注、引文稀缺,却以华丽文笔、戏剧张力与文学用典征服读者。一年内首版售罄,大萧条时期仍热销逾万——它击中了时代的脉搏:战败的德国渴望强人,而康托洛维茨笔下的弗里德里希二世,恰是一位镇压异端、推行专制的君主。书中对“忠诚”“恐怖统治”的美化,甚至引来“近似纳粹”的批评。

但康托洛维茨绝非纳粹。他后来强烈谴责希特勒,并反思自身早年的民族主义倾向。时代的局限不应掩盖学术的价值,也不应否定一个人思想蜕变的可能。

除了意识形态的争议,学界更批评该书“缺乏学术性”。康托洛维茨的回应,是一部厚达数百页的《续篇》,以坚实证据回应质疑。他运用传说、预言、颂词等非传统材料,塑造皇帝的“形象”而非纯粹复原史实——这一方法在当时极具革命性,却也预示了他日后在《国王的两个身体》中的研究取径。

这种文学化的历史写作,实则更贴近英国史学传统。正如历史学家理查德·埃文斯所指出的:英国史学兼具文学魅力与学术严谨,而德国传统则偏向社会科学。康托洛维茨的尝试,在今日看来,恰是历史书写多样性的体现,更是公共史学的一次超前实践。

抛却时代烙印,今天的读者更能欣赏此书的价值:它既是学术经典,也是文学杰作。2021年德文版仍不断重印,英译本也再度面世——康托洛维茨的青春之作,正在21世纪迎来复兴。

而中译本的推出,正是华语读者直面这位史学巨匠的珍贵机会。译者陆大鹏以谨严态度与优美译笔,将康托洛维茨绚丽的德文重构为中文,并详加注释、厘清专名,甚至请教多国语言专家。这一切努力,只为你我能更贴近那段历史、那个人。

本文节选自《弗里德里希二世皇帝:一部传记》译者序,原作者玥涵,授权澎湃新闻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