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贷"国补"今日起跑!每人最高3000元红包,这样领取→
注意了!从今天开始,你的消费贷款可以享受国家财政贴息了。无论是日常小额消费还是买车装修等大额支出,只要在指定机构获得消费贷款并真实消费,就能享受年化1个百分点的财政贴息,每人最高可达3000元。
这项政策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启动,将持续至2026年8月31日。现在就带你全面解析这项惠民政策,看看如何轻松申领这个"贴息红包"。
一、贴息规则:算算你能省多少?
根据政策规定,单笔5万元以下的消费按照实际金额计算贴息,多笔叠加后在同一家贷款机构最高可享受贴息1000元。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为上限计算贴息,多笔叠加后在同一家机构最高可享受贴息3000元。
举个例子:如果你申请了一笔5万元的消费贷,年利率为3%,还款方式为先息后本。你用这笔钱装修和买家电,原本一年要支付1500元的利息,享受贴息后只需支付1000元,直接省下500元。
二、申请条件:谁都能享受吗?
想要享受这份"贴息红包",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必须从工农中建交等18家银行及招联等5家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获得消费贷款;在申请消费贷款后要签署补充协议,授权银行查询消费交易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把贷款取出来用现金消费,银行无法判断资金用途,就无法享受贴息。消费贷款转账给个人,包括扫商户的个人收款码付款,以及刷信用卡消费,都不能享受贴息。
三、办理流程:简单几步轻松搞定
申请流程非常简单便捷:借款人在申请个人消费贷款签订相关贷款合同的同时,只需要授予贷款经办机构相关权限,允许其识别贷款发放账户或者指定账户的交易信息。
对于已经签订的贷款,贷款经办机构可通过签订补充协议等方式取得借款人的相关授权。
贷款经办机构会根据实际消费情况,按照政策规定的贴息比例、贴息上限等要求计算财政贴息金额,在定期收取贷款利息时直接扣减由财政承担的贴息资金。借款人可通过短信、手机APP等方式知晓享受财政贴息的具体情况,不需要其他额外操作。
四、警惕风险:套取贴息后果严重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千万不可违规套取贴息资金。银行明确禁止提供假资质、假材料、假担保、假交易、假用途等或通过不法中介办贷的行为,包括"包装贷""职业背债人""高评高贷"等。
对相关部门审核未通过或违法违规套取贴息资金的,银行将按规定扣减或追回。对借款人违法违规套取贴息资金的,将纳入个人不良征信记录并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可能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五、金融机构准备就绪
目前,大多银行消费贷贴息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工商银行在手机银行设立了贷款贴息专区;农业银行和交通银行表示,对系统可自动识别账户中消费交易信息的,将自动开展贴息。
如果消费者发生了银行不能自动识别的消费,没有享受到贴息,可以到银行网点提交消费发票等材料,或者线上提交发票,银行审核通过后,就会补上相应的贴息。
这项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能够有效降低消费信贷成本,助力释放消费潜力。但也要提醒大家:即使有贴息,申请消费贷时也要控制好个人债务负担,理性消费,更不能违规挪用消费贷资金用于投资理财等。
责任编辑: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