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暗号餐”:一句暗语,免费管饱,温暖全城!

mysmile 3 0

广州“暗号餐”:一句暗语,免费管饱,温暖全城!

你知道吗?在广州,一句简单的暗号就能换来一顿免费的饱餐,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城市温情?

近日,广州番禺一家饭店为徘徊门口的少年提供免费、管饱的“2号餐”,瞬间暖爆全网!从2号餐到单人套餐,再到A套餐……一份份“暗号餐”,不仅传递着广州多家饭店、汤粉面店的爱心,更彰显出这座城市的包容与温暖。新快报记者最新走访广州多区,直击爱心餐现场,聆听温暖故事。这些微光般的善举,正照亮广州,吸引更多人加入。

■一份份“暗号餐”,不仅是食物的馈赠,更是广州城市温度的生动体现。

@天河区胡辣汤店

免费“A套餐”旨在让对方像回家吃饭一样,毫无压力

在天河北路的王文红胡辣汤店门口,一块牌子醒目立着:“如果你在广州遇到困难,进店悄悄告诉工作人员,你要份A套餐,免费送你,吃完直接走。希望你以后有能力了也要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加油!陌生人。”

店主白冰是90后,她透露,夫妻俩从河南来广州创业,开店半年已免费送出约100份“A套餐”。白冰说,虽是小本买卖,但解决一餐温饱是力所能及的事。

为何称为“A套餐”?白冰解释,这是为了尊重对方,让受助者像回家吃饭一样自然,不伤尊严。店还向环卫工人等室外工作者提供免费饮水和歇脚地。“广州高温天长,我们店全天营业,空调开放,欢迎他们纳凉喝水。”白冰说,选择广州创业因其包容与国际化,作为6岁孩子的妈妈,她希望以身作则,教孩子有情感不冷漠。

是否担心滥用?白冰表示,从未遇霸王餐,月均支出十多份,在可控范围内。

@越秀区竹升面店

免费“单人套餐”持续五年,成信任与善意的传递站

在越秀区东华东路的茹意竹升面店,一份免费“单人套餐”已提供五年。老板娘常靖茹发起此举,专助孤独老人、低收入人群及80岁以上长者。“既圆开店梦,又能帮人。”她说。

当年轻人点“单人套餐”,茹姐不问直接煮面,“只要开口,我就给,不在乎多几碗。”她认为,拉下面子求助者可能真遇困难。

此前,一河南男士暂未找到工作,吃面后借300元,承诺还款。8月25日,他如约还钱并送水果感激。还有吃套餐者成为员工,已工作两年。热心顾客也会预存钱助人。小店已成信任驿站,有人重获希望,有人找到工作,更有人主动捐款。

@海珠区素食店

爱心餐认购良性循环,12年送出超100万份

海珠区弘善素食探索出爱心餐认购模式,12年来送出超100万份。负责人成瑞红称,起初派餐,后热心人士支持,开启认购渠道。

店长梁红芳说,店设定条件:低保、残疾或无工作能力者登记领饭卡,每日划一份。数据每日登记公示,捐助人留名或署“善心人”。遇年轻人急需,暂不开卡,免费提供几餐渡难关。“捐助人信任我们,我们有责任做好。”芳姐说。认购者有的坚持多年,日认购几十上百份,领取约300份,微博公示。

许多人用餐后见捐赠提示,主动捐餐或物资,让爱心持续。

@番禺区爱心餐厅

免费餐厅提供餐食与归属感,志愿者与受助者双向奔赴

除个体店,广州还有公益机构运营免费餐厅。番禺石碁镇永善村村口的“蓝态爱心环保餐厅”运营近八年,无收款码,为约200名60岁以上长者、残障人士和困难者提供免费午餐,开支全来自社会捐赠。

71岁华叔和70岁林姨夫妻就餐饮志愿者。华叔写菜单,林姨备菜。林姨视志愿工作为生活一部分,“无报酬,但来就开心。”华叔找到归属感,餐厅还办义剪、义诊、生日会等活动,他学会粤语结识友。

同兴食堂2024年创办,助社区空巢老人、残障人士。广州市阳光青藤爱心促进会张洁婷介绍,场地、人工、物资全由爱心支持。76岁朱阿姨受助兼志愿者,“最爱在这待着,做清洁工,帮忙搭把手,每天开心。”许多老人类似,收获温情并传递,实现自助助人循环。

声音

以“一顿饭”为起点,彰显广州温暖底色

广州是座有温度城市,“暗号餐”体现文明底色:每个人值得尊重关怀。广州市政协常委、广州市志愿者协会副会长黄丽丽指出,免费餐饮鼓励推广,以“一顿饭”起点,展现城市、社区、个体价值,是民间力量对民生需求精准回应,“人人可公益”生动实践。

黄丽丽称,让受助者感受城市理解接纳,产生情感认同,是广州软实力体现。“暗号式帮扶”尊重人格尊严,比物质帮助更暖人心。

此类公益降低参与门槛,让更多人量力而行公益,志愿服务从“偶尔”变“日常”,培育“人人可公益”氛围。受助者转志愿者,补充人力并提供精准服务,其经历本身是“公益宣传”,促进“参与—认同—传递—更广泛参与”闭环,对项目可持续发展有积极意义。

统筹:记者 玥涵

文图:记者 玥涵

追觅官宣跨界造车:首款超豪华纯电产品对标布加迪威龙,后年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