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25中新影视合作高峰论坛启幕,光影交织如何重塑全球文化版图?
你有没有想过,电影这座造梦工厂如何瞬间连接两大洲?当中国影视巨头上海邂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的“世界电影之都”惠灵顿,一场创意风暴正席卷全球!当地时间8月24日,“2025中国-新西兰影视合作高峰论坛暨上海国际电影节国际直通车惠灵顿放映”在新西兰下哈特Event Cinema璀璨开幕。中新影视界顶尖精英齐聚,围绕跨文化合制、技术革新与市场共享等核心议题展开激烈碰撞,为双边合作绘制激动人心的蓝图。
论坛现场星光熠熠,嘉宾互动热烈
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参赞唐筠、惠灵顿下哈特市副市长Tui Lewis、惠灵顿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徐彤、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一等秘书韩志华、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主任陈果、新西兰国际电影节董事Catherine Fitzgerald、电影业律师Michael Steven、知名演员Mark Hadlow等政商影界领袖悉数到场。论坛由中新国际影视文化艺术中心负责人陶理与新中友好协会惠灵顿分会主席Chris Lipscombe联袂主持。
从左至右:韩志华、徐彤、Michael Steven、Tui Lewis、Mark Hadlow、陈果、唐筠、Catherine Fitzgerald、Chris Lipscombe、陶理
本次活动由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牵头,惠灵顿中国文化中心、新中友好协会、中新国际影视文化艺术中心合力承办,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鼎力支持。
高层互访搭建合作桥梁
2024年恰逢中新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十周年,两国在经贸、文旅、科技等多领域合作硕果累累。今年6月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新西兰总理拉克森访华,双方在《联合成果声明》中明确将人文交流列为双边关系核心支柱,为影视合作注入政策动能。
作为跨文化传播的关键载体,电影产业在中新关系中扮演独特角色。上海作为中国电影摇篮,正全力打造“全球影视创制中心”;惠灵顿则凭借维塔工作室等业界标杆,六年前荣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电影之都”称号,其影视产业对城市经济的多元化推动获全球认可。
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于今年6月举办,主题“电影之城,每一帧都是生活”引发共鸣
新西兰国家党国会议员Nancy Lu在贺辞中强调:“影视合作是中新人文交流的重中之重。电影艺术不仅展现创造力,更承载文化身份与价值观,通过故事分享促进民心相通。”两国总理互访后,文化交流机制持续深化,为影视产业合作注入新活力。
从国家战略到城市产业布局,两地影视资源的强互补性为务实合作奠定基石。上海的市场规模与文化底蕴,结合惠灵顿的技术创新与制作经验,形成独特优势,推动中新影视交流从单向输出迈向双向赋能新纪元。
产业对话共商发展路径
“当中国电影120年历史积淀遇见世界电影130年创新实践,这场论坛正连接两个电影国度的光影纽带。”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主任陈果在主旨发言中断言,融合中国故事与新西兰创意的影视作品,必将引爆全球观众共鸣,为中新友谊增添艺术光彩。
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主任陈果在高峰论坛发表精彩致辞
论坛联合发起人陶理指出,惠灵顿与上海的影视交流应建立“双向滋养”机制:“依托专业协作,将惠灵顿的前沿创意与上海的文化底蕴深度融合,使电影成为促进民心相通的坚实桥梁。”新中友好协会代表Chris Lipscombe回顾了《河道女王》等新西兰影片参加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历史渊源,该片曾斩获2006年金爵奖最佳音乐奖。
中新国际影视文化艺术中心负责人陶理和新中友好协会惠灵顿分会主席Chris Lipscombe共同主持高峰论坛
针对未来合作,陈果提出三项战略:内容创作上开发融合两国文化精髓的合拍片;技术层面推动新西兰虚拟制作与中国数字影业协同;市场拓展方面利用双方发行网络实现作品互推。曾参演《霍比特人》《金刚》的新西兰演员Mark Hadlow激动表示:“全球电影人拥有共同语言,期待与中国团队携手创造银幕奇迹。”
新西兰知名演员Mark Hadlow(左)与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主任陈果亲切交流
作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中国每年通过上海国际电影节引进超十部海外影片。陈果承诺:“上影节愿成为中新电影人永久伙伴,共同书写光影传奇,让合作成果如经典电影般历久弥新。”
国际直通车开辟交流新渠道
电影节展作为文化交流核心平台,在国家形象传播中扮演关键角色。创办于1993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是中国唯一国际A类电影节,秉持“立足亚洲、关注华语、扶持新人”定位,每年吸引全球100多国近4000部影片角逐,展映规模世界领先。
为促进国际影人深度合作,上影节2015年启动“国际直通车”项目,十年间成功助推多部华语电影走向世界。该项目下半年还将引入“日本新片展”“法国电影大师展”等专题影展,实现跨文化艺术共享。
上海国际电影节国际直通车惠灵顿放映现场观众沉浸体验
本次惠灵顿站活动中,国际直通车特别展映上海现实题材力作《好东西》。该片聚焦都市女性情感困境,讲述事业型母亲王铁梅与敏感少女小叶在上海弄堂相遇相知、相互治愈的感人故事,由上海青年影人扶持计划入选导演邵艺辉执导。
陈果表示,这部影片的海外放映“既是文化展示,更是合作邀约”,期待与新西兰同行在合拍制作、技术研发等领域展开全方位协作。导演邵艺辉通过视频连线向观众致意,希望这部关于“人与人相互支撑”的作品能为新西兰观众带来温暖与共鸣。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专业引领下的影视交流将实现可持续发展。以上海国际电影节为纽带,推动两地优秀作品互鉴,让影视合作成为连接惠灵顿与上海的文化金桥,共同创作跨越国界、直抵人心的银幕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