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备受瞩目的"张子康、陈侗双个展"在上海陆家嘴核心区域的大华艺术空间正式对外开放。本次展览集中呈现了张子康以"边界之上"为创作理念的最新绘画系列,以及陈侗将绘画艺术、文学叙事与生活空间深度融合的"读报纸的人"主题作品。
两位参展艺术家均拥有丰富的跨界经历,不仅涉足出版领域、担任高校教职,更以资深策展人及作家身份活跃于文化界。此次展览中,他们回归艺术家本真身份,通过多元化的媒介语言与创新表达,深度诠释"水墨艺术"所蕴含的当代中国精神内核。

张子康(右)、陈侗在展览现场
张子康:在边界之外重构图像
作为国内知名美术馆管理者、资深策展人、实力派艺术家及博士生导师,张子康在本次展览中带来《众生》《吸引》《漂浮》《望》《聚变》等九件全新力作,集中展现其"边界之上"系列的艺术思考成果。作品以黑、白、灰及土黄色为主要色调,构建出模糊而富有流动性的视觉场域,画面在抽象与具象的临界点之间自由切换,人物轮廓逐渐消解,形象在动态重构中探索视觉表达的更多可能性。

展览现场,张子康"边界之上"系列作品
创作技法上,张子康采用厚重墨块堆叠、多层肌理叠加与交错线条编织的手法,引导观者在视觉体验中完成从"解构"到"重建"的认知过程。
"边界之上"的展览主题,源自艺术家近年对绘画艺术边界问题的持续探索。尽管接受过专业美术院校的系统训练,张子康始终拒绝被传统学院派框架束缚,他强调:"突破固有模式,必须建立个性化的艺术连接点。"其在美术馆运营、策展实践及出版领域的跨界经验,使其创作更注重历史文脉的梳理与当下创新的有机融合。
陈侗:在绘画与文字之间描绘日常
身兼教师、艺术家、出版人及批评家多重身份的陈侗,其艺术实践始终游走于文学、视觉艺术与文化空间的交叉地带。
展厅现场特别设置的小型卡拉OK设备,循环播放五条人乐队演唱的《伤心的人》,该歌曲歌词由陈侗创作。"伤心的人啊你不要太伤心,一定要学会忘记过去,过好自己的每一天"的歌词,与展览主题形成微妙的情感呼应。

展览现场,陈侗"读报纸的人"展区,卡拉ok机播放《伤心的人》
本次展览舍弃原定的"伤心的人"主题,转而以"读报纸的人"为核心命题,旨在通过报纸媒介构建双重阅读维度的艺术体验。
展览焦点作品为一组基于2008年《参考消息》创作的21幅水墨宣传画。艺术家刻意裁去报纸原有图像,以白粉覆盖标题文字却保留隐约痕迹,迫使观者在图像观看与文字阅读的切换中,重新审视日常经验中的信息接收方式。

陈侗"读报纸的人"系列作品展览现场
创作中,陈侗通过移除报纸标题与图片元素,仅保留正文文本的方式,引导观众聚焦文字本身。当"新闻文本转化为视觉作文"时,时间的质感与历史的厚重感在阅读中自然浮现。展览同步引入装置艺术与行为元素,呼应其小说创作中的书店场景设定,使展览空间延伸为更开放的文化对话场域。

陈侗"读报纸的人"展览现场装置
此外,展览还包括陈侗近期创作的系列自画像作品。与宣传画对公共符号的重构形成对比,自画像系列更聚焦个体精神世界的凝视,展现艺术家对自我身份认同与内心状态的深度叩问。两组作品的并置呈现,构成陈侗艺术实践中关于日常性、集体记忆与存在意义的独特表达体系。
陈侗认为,当代水墨的概念应当保持开放性,运用传统技法创作的作品同样可纳入当代水墨范畴。张子康则强调,水墨艺术的当代转型是中国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体现,美术史的演进本身就是一部不断突破的创新史,"今天我们所感知的水墨精神,正是中国文化精神在当代的鲜活延续"。
据悉,本次双个展将持续至2025年11月2日,为上海艺术爱好者提供近距离感受当代水墨创新实践的难得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