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玉根履新国信证券研究所所长 白金分析师领航老牌券商研究业务突围

mysmile 3 0

界面新闻记者 | 孙艺真

从国泰海通证券(601211.SH)转战国信证券(002736.SZ),明星分析师荀玉根正式加盟这家正全力推进"研究实力提升与收入结构多元化"战略的头部券商。

近日,国信证券发布重磅人事公告,任命荀玉根担任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经济研究所所长及博士后工作站办公室主任,其备受资本市场关注的职业新动向尘埃落定。

荀玉根拥有丰富的证券研究经验,曾任职于中山证券、华泰联合证券等机构,2011年加盟海通证券后历任首席策略分析师、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等关键岗位;2016年至2022年间,他七度蝉联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策略研究领域冠军,并荣获"新财富白金分析师"行业最高荣誉。

2025年国泰君安证券与海通证券战略合并后,荀玉根曾任国泰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原海富通基金董事长路颖同期出任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所长。今年6月末,荀玉根正式从国泰海通证券离职

此次国信证券引入荀玉根团队,正值公司连续两年经营业绩稳健回升、战略收购万和证券获监管层审核通过的关键发展期。

国信证券研究所当前分仓佣金行业排名处于第二梯队,与公司历史巅峰时期的行业地位存在显著差距

在官宣荀玉根加盟前,国信证券研究所已启动组织架构优化。界面新闻记者从行业渠道获悉,原研究所所长杨均明已调任公司战略发展部负责人,为研究业务改革铺路。

近年来,受公募基金佣金议价能力增强、券商行业整合加速等多重因素影响,头部券商研究所高层人事调整频率明显加快。与此同时,多家券商通过引进明星分析师团队提升研究业务品牌价值,强化机构客户服务能力,进而推动投行业务、机构销售与交易业务的协同发展。

聚焦国信证券研究业务发展历程,自2004年专业化运作至今的二十年间,该研究所经历了从行业标杆到排名下滑的波动轨迹,目前正处于战略调整的关键阶段。

国信证券研究业务在2004年至2016年实现跨越式发展,佣金分仓收入连续跻身行业前十,其中2011年、2015年更是闯入行业前五;2024年最新数据显示,国信证券研究所排名行业第19位,实现佣金收入2.53亿元,同比下降16.82%;尽管较2023年提升6个位次,但已落入行业第二梯队。

2025年上半年,国信证券研究业务排名升至行业第15位,累计实现佣金收入1.24亿元,同比下滑16.68%,显示转型调整仍在持续推进。

    数据来源:东财choice,界面新闻制图

是什么导致这家老牌研究所近十年发展放缓?

国信证券前身为1994年6月成立的"深国投证券",其研究业务起步较早。1997年,公司设立专业研究部门并率先探索卖方研究服务模式。2004年,该部门正式更名为"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开启专业化发展新纪元。

时任所长蒋国云是国信证券研究所发展史上的关键人物。2004年至2005年期间,他带领团队从30人规模的基础团队,一举超越多家头部机构,在《新财富》"本土最佳研究团队"评选中跻身全国四强。

巅峰时期的国信证券研究所在行业内颇具影响力——2005年佣金分仓收入同比激增150%,成功实现研究价值的商业转化。蒋国云任内首创的"行业首席分析师制",成为国内卖方研究领域的标志性服务模式,被行业广泛借鉴。

国信证券研究所初期的快速崛起,得益于公司高层对人才引进的战略重视。2004年至2006年间,公司通过市场化薪酬机制迅速组建起行业领先的研究团队。

“2005年之前,新财富上榜似乎没有和薪酬挂钩。后来,国信证券和中信证券开始按《新财富》的上榜名次挖人。”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曾撰文回忆,随着卖方分析师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研究所人员流动性越来越大,不少人跳槽后成为其他券商研究所的所长、基金公司投研总监、基金经理等。

在国信证券2016年年末举行的策略会上,时任国信证券总裁的岳克胜在会上仍自豪谈起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全面转型卖方研究的过往。

彼时,岳克胜在策略会上表示,国信证券未来将努力打造国内顶尖券商研究机构,进一步加大投入,汇聚各路研究人才。

然而话音未落,转折来得猝不及防。

2017年,国信证券研究所分仓佣金出现显著下滑。市场分析指出,随着李晨、朱琰、燕翔、葛新元等核心分析师相继离职,研究团队稳定性受到影响,市场影响力出现波动。

“人才流失只是结果。国信整体的平台竞争力下滑了,整体排名下来了。”有资深业内人士在受访时直言,“我认为,券商研究所核心竞争力是销售能力。”

另一位接近国信证券的业内人士同样对界面新闻指出,研究业务的滑坡,与国信投行业务的衰落紧密交织:“研究所佣金下滑也好、人才流失也好,实际上与公司战略、薪酬考核体系、外部环境因素、其他核心业务表现,包括前几年互联网券商的冲击等都有一定关联。”

国信证券研究所的上升期,正值公司投行业务“名列前茅”之时。2007年至2015年间,国信证券有5次A股IPO项目的承销数量行业内排名第一,被业内公认为“保荐王”。

直到2018年,国信证券涉“华泽钴镍财务造假案”,保荐业务被立案调查,投行展业蒙上阴影——当年投行业务营收下滑近五成。此后,包括宁波东力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重组项目、赛赫智能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IPO项目等一系列项目中,国信证券投行收到监管罚单,暴露其内控问题。

经纪业务方面,也有资深业内人士谈到,2015年以来,在以东方财富为代表的互联网券商冲击浪潮之下,“作为依赖零售经纪的传统券商,转型速度较慢,导致整体实力下滑,从而传导至研究所等一系列细分业务。”

此次引进顶尖研究人才仅是国信证券研究业务改革的第一步。这家曾定义行业规则的老牌研究所能否在注册制深化的浪潮中重拾话语权?

近年来,国信证券正力图进一步夯实投研能力,该公司提出的2025年六大业务主线任务之一,即推进“全方位研究服务”,探索专业化、精品化、国际化研究路径,研究领域主要覆盖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

市场高度关注,在荀玉根的带领下,这家老牌研究所能否重塑辉煌,并借助AI技术赋能研究体系,重新确立行业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