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2025年外滩大会期间,一段年轻创业者追逐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请求添加联系方式的视频在社交平台广泛传播。视频中,一位快步奔跑的青年创业者面对镜头表示:"他堪称新时代科技创新的典范人物。"
这场追捧现象的背后,折射出人工智能领域点燃的创业新热潮。无论是科技巨头、投资机构还是怀揣梦想的创业者群体,都不愿错失这波产业变革机遇。9月12日,2025Inclusion·外滩大会创新设立的"创投Meetup"专场活动在上海成功举办。蚂蚁集团战略投资部、明势资本、金沙江创投、云启资本等8家头部投资机构参与本次活动,来自AIGC、具身智能、智能硬件、芯片及设备四大核心赛道的早期创业团队现场接受了投资专家的专业评审。
在多轮深度对话交流中,投资界人士达成普遍共识:当前资本市场更着重考察创业团队的技术商业化落地能力、商业模式清晰程度及综合团队素养,而非单纯的概念性创新;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创业已迈入更加注重实际应用、强调务实发展的新阶段,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项目必须实现前沿技术与真实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并拥有清晰可持续的商业化路径。
从通用大模型技术爆发到如今行业应用"百花齐放",在当前的创业生态环境中,深耕"垂直细分场景"已成为重要发展趋势之一。
例如,本次参与路演的32支创业团队中,"是石科技"专注于高性能计算领域创新;"柳叶刀机器人"深耕手术治疗领域医疗机器人研发,"光粒科技"则致力于运动场景AR智能眼镜的开发及服务。在AR智能眼镜持续吸引市场关注的背景下,"光粒科技"精准切入运动健康场景,公司核心目标是让智能眼镜成为人类的"新型智能辅助器官",有效解决游泳、骑行等运动过程中的实时数据交互痛点问题。而九合创投创始人王啸也就该款量产产品的渠道布局策略、市场起量速度、国内外市场拓展情况、产品定价策略等关键问题进行了逐一细致询问。

王啸在活动现场指出,令人欣喜的是众多人工智能创业者开始聚焦垂直细分场景,在垂直领域的小众专业市场中发掘创新机会,并逐步拓展成为行业主流应用场景。他表示:"只有明确具体应用场景,才能精准定位目标用户群体和核心数据需求,进而构建完整的数据闭环和业务增长飞轮。"王啸同时强调,人工智能技术能力存在一定边界,建议当前创业者需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节奏保持同步协同。
值得关注的是,现场多数路演项目的团队成员构成呈现年轻化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工智能行业独有的人才生态现象。某人工智能创业公司高管曾向界面新闻透露,目前公司在招聘过程中确实会考虑年龄因素,部分前沿技术岗位甚至"优先考虑30岁以下"的年轻人才,主要原因在于人工智能领域需要掌握最新技术动态和创新思维模式的专业人才。
金沙江创投管理合伙人周雨桐持有相似观点,同时也认可"资深创业者"的价值。她认为,当前涌现出大量优秀的年轻创业者,他们具备AI Native思维模式且深刻理解市场需求,而一些拥有丰富经验、经历过创业历练的成熟连续创业者同样具备独特优势,她期待看到更多"兼具高效执行力与国际化战略视野"的复合型创业人才。
"年轻创业者对世界有着不同的认知视角,他们更贴近终端消费者,对市场需求的理解具有独特性,这些差异化特质将催生出全新的商业想法,并带来产业发展的必然变革。"王啸进一步提到,如今投资经理团队也需要实现年轻化转型,以跟上年轻创业者的创新步伐。"我们必须打开传统思维框架,摆脱经验主义束缚,深入了解年轻一代的消费偏好与技术认知。同时要始终对世界保持敬畏之心和探索好奇心,避免盲目自大。"
蚂蚁集团副总裁、蚂蚁战略投资及企业发展部总裁纪纲总结表示,2025年堪称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关键大年,明显感受到创业者数量与综合素质均实现显著提升,"这一代创业者成长于数字经济时代,既年轻富有创业热情,同时技术专业浓度也明显提高,这是非常宝贵的产业发展基础。"
除了对创业公司的重点关注,从另一个角度看,蚂蚁集团选择在外滩大会平台发起此类创投对接活动,也充分彰显了科技大厂助力产业创新的决心。纪纲表示,在外滩大会首次设立"创投Meetup"专场活动,旨在为硬科技领域早期项目提供直接对接顶级投资机构的高效渠道,助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发展。
蚂蚁集团早在2023年便正式提出"AI First"战略规划。近两年来,蚂蚁集团的人工智能布局不仅体现在内部业务创新,更反映在对外战略投资的频繁动作上。
截至目前,蚂蚁集团已在人工智能领域投资多家创新企业,包括通用大模型公司智谱AI、月之暗面,AI视频生成领域的爱诗科技、生数科技,以及AI芯片企业墨芯科技、秘塔科技等。此外,蚂蚁集团已独立成立旗下具身智能业务公司——蚂蚁灵波科技,并于2025年6月战略入股具身智能领域创新企业灵心巧手。

不过,某人工智能领域资深投资人向界面新闻表示,在投资策略层面,科技大厂的核心动力在于不愿错过任何人工智能领域的潜在机会,同时能够通过自身资源优势为创业公司提供多维度支持。但目前大厂对创业公司的投资选择仍存在一定的"广撒网"特征,尚未形成清晰的细分领域投资偏好与趋势。
可以明确的是,人工智能行业的每一次技术迭代与模式创新都牵动着科技大厂和创投机构的高度关注,与此同时,创业者对于投资方的选择需求也日益明确,投融资市场正逐渐形成双向选择的良性互动格局。
在本次路演活动中,1994年出生的清华大学在读博士、"是石科技"联合创始人毛运航所带领的团队是AIGC赛道的重点项目,他向明势资本创始合伙人黄明明重点分享了该创业项目的技术突破:通过超算与智算的深度融合应用,将航空发动机模拟仿真计算时间从"年"级压缩至"天"级,大幅提升研发效率。而在本次路演中,"是石科技"的核心诉求正是希望借助Meetup平台对接优质算力产业资源与战略资本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