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超市战略调整持续推进:募资优化与门店升级并行,盈利复苏尚待观察

mysmile 8 0

界面新闻记者 | 赵晓娟

界面新闻编辑 | 牙韩翔

永辉超市战略调整已逾一载,资金筹措工作仍在持续推进中。

界面新闻注意到,9月初,永辉超市发布公告,拟将定增募集资金总额调整为不超过31.14亿元。公司原计划定增募资不超过39.92亿元,此次调整主要涉及门店升级改造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或偿还银行贷款的募集资金额度。

具体来看,门店升级改造项目的募资投入金额从32.13亿元调整至24.05亿元;物流仓储升级改造项目投资保持3.09亿元不变;补充流动资金或偿还银行贷款的金额则从4.7亿元调整为4亿元。

公告指出,此次调整旨在保障增发工作的顺利实施。永辉超市表示,结合公司调整改造门店近期的经营业绩,综合考量公司中小股东的利益,为推动本次发行工作的顺利进行,决定将使用募集资金进行调整改造的门店数量由298家缩减至216家,其余门店的调整改造资金将由公司自筹解决。

尽管永辉超市缩减了募资规模,但今年第二季度,公司的亏损态势仍在扩大。

界面新闻从永辉超市发布的最新财报中了解到,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99.48亿元,同比下降20.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1亿元,而去年同期净利润为盈利2.75亿元。此外,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超过8亿元。

若单独审视2025年第二季度的数据,亏损情况进一步加剧。永辉超市该季度实现收入124.7亿元,同比下滑22.6%;净利润亏损3.9亿元;扣非净利润为-9.4亿元。

永辉超市方面解释称,营收下滑主要归因于公司关闭长期经营亏损门店以及门店调整改造期间歇业等因素。上半年财报披露,报告期内永辉超市关闭了227家门店。闭店过程中产生的租赁及人员赔偿、商品出清和资产报废等成本费用,直接影响了短期财务表现。虽然调整改造后的门店收入较同期有显著增长,但仍无法抵消因关店造成的收入下降。

据瑞银证券测算,永辉超市单店改造的资本支出约为800万元,单店闭店费用(包括减值损失、人工和租金补偿)约为200万元。据界面新闻统计,永辉超市在全国范围内的调整改造门店已接近180家,预计9月底将完成200家门店的调整改造工作。

界面新闻获取的一份瑞银证券调研报告显示,进入平稳运营期的调整改造门店在今年1-5月的平均单店净利润或超过240万元,月平均净利润至少达到48万元,目前调整改造门店的日销售额是改造前的2-3倍。

调整改造后的门店重新开业初期,客流量和平均客单价均可达到改造前水平的2-3倍。截至3月,调整改造门店的单店人力成本已较重新开业时降低30%。为吸引年轻有为的员工,调整改造后的门店重新开业后,员工人均基本工资提高了15-20%,员工还可参与门店利润分享。

另一份调研报告的数据也印证了上述情况。以福州大儒世家店为例,该店于去年12月底完成调整改造后开业,改造费用投入1000万元。在开业初期后的平稳运营期,今年1-4月的平均日销售额约为70万元,净利润率约为3.8%,而改造前的日均销售额约为40万元。

界面新闻基于瑞银证券的数据保守估算,进入平稳运营期的永辉调整改造门店年净利润至少可达576万元。在仅考虑800万元改造资本成本的情况下,一家门店的投资回收周期大约为17个月。

永辉自有品牌洗衣液产品。(图片拍摄:界面新闻 赵晓娟)

然而,盈利的稳定性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永辉调整改造门店最显著的变化在于门店商品品类和结构的优化。

9月7日,界面新闻走访了今年8月26日新开业的永辉超市鲁谷店。该店的人流量已趋于平稳,顾客多集中在熟食、生鲜、肉类等区域。开业初期热销的肉饼已无需排队购买,“胖东来商品墙”上的货品也供应充足。

半年报显示,上半年永辉超市完成了2860家标品供应商的裸采合同签订,精简了50%的供应商。与此同时,公司加大了生鲜直采比例,提升至60%以上,3R(即烹、即热、即食)板块自营销售占比提升至78%。在自有品牌方面,永辉重新规划了自有品牌战略,聚焦民生单品,报告期内新增上架2支自有品牌单品。公司计划今年年内打造2支年销售额5亿元以上、10支年销售额1亿元以上的自有品牌单品。

一位永辉超市的供应商向界面新闻透露,此前他们的商品因调整被下架,目前双方已终止合作,但他们仍在等待新的合作机会,希望能进入永辉自有品牌零食的供应商名单。“我们已经完成了样品送检,”该供应商表示,更倾向于以这种方式合作,因为双方利润透明,且无需支付货架费。

界面新闻在鲁谷店也看到,19.8元/3kg的“微胶囊香氛酵素洗衣液”、7.9元/950ml的伊利定制鲜牛奶等新品已上架销售。此外,永辉定制的西梅干、苹果干、果汁等产品被摆放在货架端头、通道入口等显眼位置。

不过,界面新闻随机采访的一位消费者表示,永辉调整改造后的门店商品整体价格有所上涨。以葡萄为例,最低价格的国产红提为9.9元,而改造前的价格在8元以下。尽管店内还有新疆葡萄、阳光玫瑰等其他同类产品可供选择,但对于老顾客而言,价格偏高,与他们对永辉平价的传统印象不符。

永辉生鲜区域葡萄产品。(图片拍摄:界面新闻 赵晓娟)

对此,零售专家、上海尚益咨询创始人胡春才向界面新闻分析指出,胖东来凭借其高待遇能够在市场上吸引到优秀的员工来执行和落地各项标准,这一点永辉目前尚难以做到,两者的内在基因存在差异。永辉作为上市公司,需要在短期内看到调整改造的成果,这期间难免会因急于求成而导致调整改造工作出现偏差。

因此,在8月31日,有消费者反映,在永辉超市河南郑州信万店购买的食品没有生产日期。据消费者提供的信息显示,其购买的一款燕麦脆包装上印有“胖东来超市”“东来品质”字样,包装上标注的产品委托商为许昌市胖东来超市有限公司。尽管永辉超市随后表示已下架该款产品,并承诺在超市购买的东来商品均有品质保证,且超市与胖东来正积极处理此事,并已与消费者取得联系,但该事件仍对双方品牌形象造成了冲击。

上述事件对永辉和胖东来的品牌形象均造成了负面影响。尽管胖东来强调“暂未发现其他批次问题”,但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仍质疑在永辉调整改造门店购买的胖东来自有商品(如洗衣液)存在“包装相似但品质差异明显”的问题,这进一步削弱了消费者的信任。

在胡春才看来,随着永辉超市调整改造热度的下降,消费者对“胖东来式永辉”的猎奇心理也逐渐减弱。商品可以复制,但获得消费者的信任需要更长时间。因此,一旦在商品和管理上出现瑕疵,就容易被放大。

永辉超市还需应对竞争对手快速发展带来的挑战。横向对比而言,奥乐齐、盒马、叮咚买菜等在自有品牌、3R商品领域已深耕多年,拥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消费者也变得更加“挑剔”。胡春才告诉界面新闻,永辉超市的自有品牌商品要在市场中打造爆款,仍面临较大压力。此外,在消费习惯方面,消费者已习惯盒马、叮咚买菜、7鲜、小象超市等线上平台的高配送时效,而永辉超市的前置仓在短时间内难以通过提升订单密度来提高配送时效,这也会使其线上用户体验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