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人!邮储银行半年报曝光:息差1.70%逆势领先,三大策略暗藏什么玄机?

mysmile 4 0

惊人!邮储银行半年报曝光:息差1.70%逆势领先,三大策略暗藏什么玄机?

界面新闻记者 | 玥涵

注意了!就在8月29日,邮储银行重磅发布2025年半年报,最新数据引爆市场:总资产强势突破18万亿元大关!营业收入达1794.46亿元,同比增长1.50%;净利润494.15亿元,增长1.08%;更关键的是,净息差稳居1.70%,行业领先地位无人能敌,这一切都源于资产负债的精准管控。

当晚,业绩会现场气氛热烈,管理层直面投资者,深度解读资产负债管理、息差挑战、分红政策及零售信贷风险等焦点问题。

!邮储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三大核心策略

今年上半年,邮储银行首次获得国家大规模注资,完成A股定向增发1300亿元,大幅提升资本充足水平。截至2025年6月末,资本充足率14.57%,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52%,分别较上年末提升0.13个、0.96个百分点。

如何将资金用在刀刃上?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揭晓了上半年的布局思路:围绕“均衡、稳健、有韧性”目标,前瞻性驱动业务增长。

上半年,邮储银行信贷增速行业领先,存贷比提升0.9个百分点;净息差1.7%,持续领跑;多元化策略带动中收复苏,非息收入占比提升3.3个百分点。

刘建军强调,资产负债摆布策略凸显三大亮点:

一是通过综合能力提升,强化发展韧性。资产端,在需求偏弱背景下,信贷投放更稳健。全行业信贷同比增长7.1%,邮储银行增速达10.1%。公司贷款上,挖掘前景好、潜力大的市场缝隙,总结“十大市场缝隙”,避免同质化竞争;深化行业研究,应用“看未来”审贷技术,精准识别优质企业;县域市场发挥下沉优势,服务特色产业和龙头企业。财报显示,上半年公司贷款新增5411亿元,同比增速18.6%;不良率仅0.49%,下降0.05个百分点;县域贷款增长14%,高于整体增速4个百分点。

负债端,对公存款通过主办行综合开发和链式拓客,加强产业链开发,公司存款增长14.53%,高于行业平均11个百分点;付息率低至1.18%,下降14bps。零售端推进财富管理,通过支付结算和资产配置吸引资金沉淀,AUM增长9%;个人存款付息率1.23%,下降22bps。同时,同业存款增长超1200亿元,自营存款多增近1300亿元,创历史新高。

二是注重信贷“量价险”均衡和价值创造。刘建军指出,银行业零售贷款增速下降,风险压力抬升,定价下行,影响价值创造。邮储银行早关注挑战,去年重塑零售风控标准和模型,强调“算清账再做”,测算23个贷款品种RAROC,率先叫停“高息高返”车贷业务。这一决定虽短期影响增量,但巩固长期质量,上半年增速高出行业0.7个百分点,二季度小额贷款和按揭贷款多增58亿元和41亿元。预计零售贷款增长将回归正轨。

三是低利率下探索灵活多元策略。刘建军表示,精准择时主动扩表,捕捉市场波动机会。加强前瞻研判,组织低成本主动负债,加大高RAROC地方债投放,投放量翻番,价差超20bps。与信贷相比利差较低,但风险和资本占用更低,增厚收入和ROE,是低利率环境有效策略。这些操作使投资收益增长65%,贡献营收。票据业务注重交易流转创收,不以量增长为目标,实现票据非息收入12.5亿元,增长34%,行业第一。

谈及下半年策略,刘建军称,将加快实施“均衡信贷投放、灵活非信贷配置、领先核心负债能力”三大策略,在低利率时代实现稳健发展和逆势突围。

如何应对息差收窄挑战?

随着低利率环境持续,银行业息差收窄、盈利承压,邮储银行如何保持领先?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总付息负债平均付息率1.26%,下行25个基点;净息差1.70%。

刘建军表示,邮储银行息差一直行业较好。上半年净息差1.7%,较2024年下降17bps,主要受一次性因素影响,一季度降幅达16bps。资产端,按揭贷款占比高,重定价影响大,贷款收益率多降4bps。负债端,早压降长期限高定价存款,严控手工补息,存款基础扎实,少吸高成本同业负债,降幅较小。“过去我们就较低,所以降息中降得少些。”二季度以来,一次性影响消退,主动管理成效显现,息差降幅趋缓,仅下降1bp。“息差是否见底,需观察市场利率走势。如市场利率稳定,通过精细化管理,可维持较好水平。”

资本补充不影响分红策略

1300亿资本补充后,投资者关心分红策略和资本使用变化。

本次邮储银行进行中期分红。董事会建议派发2025年度中期普通股现金股利,每10股派发1.230元(含税),总额147.72亿元(含税)。

刘建军表示,2018年以来,分红比例保持30%稳定,H股上市累计分红超1700亿元。去年首次中期分红,调整为一年两次。今年按30%比例中期分红,全年比例不变。未来分红策略综合考虑五因素:监管要求、股东利益最大化、利润增长、资本充足率及结构、可比同业一致、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投资价值。

副行长徐学明称,注资后坚持战略导向,服务实体经济,走轻资本之路,做好信贷与非信贷摆布。债券投资强化投研引领,以RAROC为标尺,优先配置政府债等高性价比券种,合理摆布利率债和信用债结构,提升收益的同时控风险底线。信用债配置控制集中度,精选行业和企业。

零售贷款信贷风险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5年6月末,不良贷款率0.92%,上升0.02个百分点。

副行长、首席风险官姚红指出,零售信贷风险是资产质量波动主要承压点。

在坚持小额分散、风险缓释、严格分类基础上,2024年全面改进零售信贷作业流程,优化准入标准,加强风险模型策略,上半年实施四项管控措施:深入推进集约化作业,完善尽调和审查审批要点,强化流程制衡和真实性验证;强化总行、分行集中催收队伍,开展多元化不良处置,加快风险出清;落实小微企业续贷、消费贷款纾困政策,帮助困难客户;加强阳光信贷文化建设,防范道德风险和黑灰产渗透。

“我行早关注零售贷款挑战,去年重塑风控标准和模型,强调‘算清账再做’,率先叫停车贷业务。”刘建军表示,这一决定短期影响增量,但巩固长期质量。预计零售贷款增长将回归正轨。

近期,国家发布《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后,六大行及股份行宣布自2025年9月1日起对符合条件的消费贷款开展财政贴息。

零售业务总监梁世栋表示,邮储银行已制定操作流程,开发系统功能,未来强化消费场景合作,与场景方协同落地贴息政策,促进居民消费。

报道:玥涵 | 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