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研修班惊天骗局:10万罚款背后,五大套路曝光!

mysmile 23 0

“清大”研修班惊天骗局:10万罚款背后,五大套路曝光!

亲爱的读者,您是否曾想过,一家看似高端的教育公司竟敢冒充清华大学背景进行诈骗?据北京日报客户端8月29日最新消息,今年7月,北京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总队在日常检查中揭穿了一起大胆骗局:某名称含“清大”的教育科技公司通过多种手段,将自己包装成与清华大学关系密切的单位,面向社会开办“高端”总裁研修班,收取天价费用,导致学员权益受损。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其重罚10万元!

经过执法人员抽丝剥茧的调查,终于梳理出这类公司的招生套路和宣传伎俩。

套路一:开办“高端”培训项目。利用消费者对学历崇拜、能力速成心态及圈子文化需求,开设收费昂贵的“总裁班”,宣称由清华教授或高考状元授课,限定报名条件,营造精英聚会氛围,引诱消费者上钩。

套路二:傍“名校”背景。在公司名称、公众号和培训班中故意使用“清大”等易混淆词,在宣传材料中频繁提及名校名称或英文缩写,并将培训方向指向学校专长,如“高级工商管理”,让消费者误以为与名校合作。

套路三:营造“文化积淀”。将公司地址设在名校周边科技园,引用名校校训到简介中,包装成有文化积淀的企业,暗示实力背景毋庸置疑。

套路四:场所“巧妙”关联。组织学员在名校周边培训、在标志性建筑前合影,或在合影中标注名校名称,让消费者联想关系,打消质疑。

套路五:颁发“有分量”的结业证书。学员结业后,被授予印有“清大”字样的EMBA结业证书,使其深信这就是名校服务。

消息称,经市场监管部门向清华大学核实,该公司与清华无任何关联,不具备EMBA授予资格,清华从未授权其开展培训或发放证书,也未提供场地或人员。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澎湃新闻报道了“曹玉磊冒充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公开活动”一事。报道提到,曹玉磊曾在所谓“清大高级工商管理建筑业总裁研修班”亮相,该班学习费用高达62000元,参训对象包括建筑、市政、公路等领域企业。之后,清华经管学院声明,教师信息均通过官网公开,请公众辨别真伪,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另据北京日报客户端8月29日消息,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互联网上“蹭名校”广告泛滥,选择培训时务必擦亮双眼,警惕机构碰瓷行为,认真核实资质,切勿望文生义,避免陷入层层套路。本报记者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