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制裁东南亚电诈集团 稳定币洗钱链条浮出水面

mysmile 6 0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发展成为全球性安全难题,其涉案规模与社会危害持续引发国际社会高度警觉。

据海外网消息,美国政府近期宣布对缅甸、柬埔寨两国19个电信诈骗相关实体及个人实施制裁,同时披露2024年美国民众因遭遇东南亚地区电信诈骗造成的经济损失突破百亿美元大关,较上一年度激增66%。

美国财政部于9月8日发布的声明中指控,上述被制裁对象长期从事虚拟货币投资诈骗活动。其中9家缅甸实体被证实受克伦族民族军武装保护,这些犯罪组织盘踞缅北地区,以科技产业园区或跨境电子商务公司为伪装,构建起分工严密的诈骗产业链。

有"妙瓦底王"之称的克伦民族军领导人苏奇督(Saw Chit Thu)及其核心团队,不仅为犯罪网络提供武装庇护和能源供给,更直接参与诈骗产业的经营管理。

克伦族民族军保护伞下的缅甸电诈网络

美国财政部负责反恐与金融情报事务的副部长赫利在声明中强调,东南亚电信诈骗活动已导致数千人沦为现代形式的奴隶。

声明进一步揭示,多数受害者均是被虚假高薪招聘信息诱骗至境外。犯罪集团通过债务奴役、暴力胁迫及强迫卖淫等手段,迫使受害人利用即时通讯工具对全球用户实施诈骗。其中"杀猪盘"(pig butchering)诈骗手法最为典型,犯罪者通过社交平台与目标异性建立情感联系,逐步诱导受害人在虚假投资平台持续投入资金,最终卷款潜逃。

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调查显示,东南亚电诈网络呈现组织架构严密、职能分工明确的特征:缅甸团伙通过新加坡服务器搭建虚假投资平台,柬埔寨团伙则借助金边及西哈努克港的赌场与房地产项目进行资金转移操作,涉案资金最终通过复杂渠道流入迪拜的数字资产钱包。

区块链行业安全合规专家Alice Frei分析指出,稳定币正成为电诈集团资金洗白的关键工具,这类加密资产使犯罪组织能够实时将资金从美国受害者账户转移至东南亚犯罪集团控制范围。尽管制裁措施能促使交易所及稳定币发行方冻结相关资产,但根治此类犯罪仍需建立长效高压打击机制。

相较于传统加密货币的高波动性,稳定币通过锚定法币、黄金等稳定资产,有效解决了加密货币价格剧烈波动的行业痛点。

缅甸北部、柬埔寨边境等地区因长期缺乏中央政府有效治理,成为犯罪集团天然的避风港。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该地区电信诈骗活动呈现爆发式增长。随着传统线下赌场关停,犯罪团伙加速向网络赌博和电信诈骗转型,并广泛运用加密货币进行资金清洗。

2025年初,中国演员王星在缅北遭遇电信诈骗事件引发国际关注,随即中缅泰多国启动联合执法行动并取得显著成效,对缅北妙瓦底核心区域实施电力、燃油等关键资源管控。然而部分犯罪势力已提前向非洲、拉美等新兴地区转移。 ‌

2025年暑期期间,中国多地公安机关接连通报青少年群体境外失联案件,涉及陕西、安徽、湖北、山东、广东、湖南等多个省份。失踪人员多因轻信"高薪工作"承诺被诱骗至柬埔寨或缅甸北部,部分受害人家属甚至被索要数十万元人民币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