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养蚕奇迹:大别山小镇如何靠“工厂化”年赚1500万?
嘿,你听说过养蚕也能像高科技工厂一样运作吗?在安徽省潜山市槎水镇,这个位于大别山革命老区的养蚕重镇,正用智能化手段颠覆传统,让蚕宝宝享受“五星级”待遇!从上世纪80年代起,这里家家户户种桑养蚕,但如今,它已蜕变为一个经济效益爆棚的产业标杆。
山野间,连绵的桑树林 silent见证着槎水镇如何将古老养蚕业打造成一张闪亮的地方名片,融合科技与自然,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全龄饲料养蚕工厂实现智能化操控,全年可循环养殖,蚕宝宝在恒温环境中茁壮成长(央广网发 中畈村供图)
抓牢机遇,蹚出光明“丝路”
8月底,烈日依旧炙烤大地,但在槎水镇中畈村蚕桑产业园的恒温车间里,“蚕宝宝”们正悠闲进食。温度、湿度、含氧量全部由智能系统精准调控,工作人员只需监控设备、定期投喂人工饲料——这场景,仿佛来自未来农场!
中畈村党支部书记杨红旗透露,蚕苗肠胃娇嫩,传统户外桑叶易残留雨水或农药,常导致全军覆没。而人工饲料由桑叶粉、豆粕、玉米等构成,经蒸煮后安全又营养均衡,大幅提升小蚕成活率和大蚕健康度。
人工饲料需经蒸煮处理才能投喂,确保蚕宝宝吃得安心(央广网记者 玥涵摄)
“工厂化养蚕不仅产茧量比传统方式提高10%至20%,更重要的是,质检显示蚕茧质量极佳,5A率高达90%以上,”杨红旗说,这正是村里全力发展工厂化养殖的关键原因。
回溯2016年,曾是贫困村的中畈村在整村出列后,开始深度挖掘养蚕这门“小产业”的潜力。杨红旗早年就率先规模养蚕,成为大户并带领乡亲共同发展。2020年,村获评安徽省“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022年,入选全国“一村一品”(蚕桑)示范村镇。
桑蚕养殖的下一个“机遇”在哪?担任村支书后,杨红旗与村“两委”积极外出考察,决心蹚出一条更光明的“丝路”。工厂化养蚕作为规模养殖的“升级版”,在参观江浙地区企业后,中畈村决定引进专业经营主体,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结合实际,工厂养蚕益处多
但资金问题突显:村里仅有450万元衔接资金。“但我们依然果断行动,”杨红旗说。为省钱,他们建起有“特色”的车间——全自动线太贵,就改用半自动,在蒸煮、投喂环节保留人力,大幅降低成本。
从2023年规划到2024年初投产,1500平方的全龄饲料养蚕工厂实现智能化、全年可循环养殖,彻底解决传统养蚕受气候季节制约的痛点。“截至目前,村蚕桑产业链产值约1500万元。2024年,工厂为村集体增收18万元纯利润,”杨红旗自豪道。
工厂化养蚕到底多厉害?杨红旗从三方面算账:
工厂采用蚕盘叠养模式,节约空间又高效(央广网记者 玥涵摄)
一是省空间。同样数量蚕苗,工厂节约60%养殖空间——传统摊养需大面积,而车间叠养加机械投喂,集约化程度极高。
二是无季节限制。传统养蚕依赖桑叶生长季节,车间投喂人工饲料则全年无休,还缩短饲养周期,提升效率。
三是减人工。“农村人力珍贵,盛夏采桑喂蚕极辛苦,”杨红旗说,饲料养蚕在一至三龄期省人工75%,让养蚕不再是苦差事。
“适龄转桑”,带动蚕农共致富
发展一年多,中畈村养工厂现形成“适龄转桑”和“全龄饲料”两种模式。“适龄转桑”指小蚕前三龄用饲料喂养,四龄后转交农户改喂桑叶,十余天即可上蔟结茧。
从工厂步行3分钟,就到杨培国的古田家庭农场。2017年,他与杨红旗同搞规模养蚕,现是工厂头号合作大户。
为带动共富,村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工厂每年向周边150余户蚕农分6批提供2000张优质蚕苗,带动户均额外增收6000元。
蚕农用桑叶喂养十余天后,蚕宝宝即可结茧(央广网发 杨培国摄)
“我们按单个蚕盘190元从工厂拿四龄大蚕。家庭农场用150亩大棚摊养,工人以移动小车投喂桑叶,不占面积,”杨培国指着一排排隔板说,结茧期大蚕自入隔板,“机器分拣后,半月内一盘可收100斤茧。合作年营收超30万元。”
农文旅共发展,打造成特色蚕桑村
乡村振兴图景在蚕丝中渐清晰。截至目前,槎水镇桑园总面积1.2万亩,全年蚕种7500余张,产茧300吨,总产值约2100万元。
但潜力不止于此!随着效益显现,加入者众。除种桑养蚕,村民可售鲜桑叶给加工车间。“我们想将一产二产做精,建标准化桑园和自有饲料厂,”杨红旗说。为延伸产业链,村加强村企合作,并与科研院校开发桑芽菜、桑葚干、桑叶茶、桑枝木耳等产品。
“如今在中畈村,‘春有桑芽菜、夏有桑葚果、秋有桑叶茶、冬有桑黄菌’的四季产业布局已成,”杨红旗展望未来,下一步将发展“蚕桑+文旅”,开展研学、农事、文化节等活动,深化桑枝木耳、桑叶茶等产品开发,真正确立特色蚕桑村地位。
高市场价值的桑黄菌,成为冬季产业亮点(央广网记者 玥涵摄)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