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借款12万离婚后竟要还?法院判决惊呆众人!
你是否想过,夫妻之间借钱,离婚后还能要回来?
这可不是简单的左手倒右手!
有借条为证,法律到底认不认?
一起真实案例婚内借贷真相!
夫妻借款12万元,离婚后一方坚决起诉归还。
李某与邹某2019年登记结婚,2024年法院判决离婚。双方均为再婚,无共同子女。2023年,李某将12万元现金交给邹某,邹某出具借条写明"今借到李某现金12万元整"。离婚后,李某向北京市密云区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邹某偿还借款。
邹某辩称,这笔钱是夫妻共同财产,自己有权支配,并非借贷,拒绝还款。
法院判决:扣减夫妻共同财产部分,返还6万元!
法院查明,涉案款项是李某2022年承包工程的工程款。邹某声称,部分钱用于儿子结婚(与前夫所生,已成年)还债,部分存入公司冲业绩。后又改口称全部存入公司,取出7万元:3万投资、4万个人开销,剩余5万仍在公司。
基于事实,法院认定李某将夫妻共同财产12万元出借给邹某,且款项用于邹某个人事务。鉴于双方已离婚,邹某应返还借款。但考虑到夫妻共同财产平等处理权,扣减邹某份额,判令返还6万元。
法官解读:婚内借款有效需满足四大条件!
一是婚姻关系已解除。存续期间主张还款,法院通常不支持。二是借款来源明确,需为夫妻共同财产,且用于一方个人事务,非家庭生活。三是借款合意真实,凭借条、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证据,排除赠与或家庭支出。四是实际交付资金,光有借条无交付可能被视为虚假。
婚内借款若来源共同财产并用于个人事务,离婚后可主张返还,但需扣减借款方应得份额。
记者 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