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雷!反诈老陈杠上嘎子哥,699元手机暗藏猫腻?律师独家直播带货惊天骗局

mysmile 3 0

爆雷!反诈老陈杠上嘎子哥,699元手机暗藏猫腻?律师独家直播带货惊天骗局

嘿,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在直播间抢过超值商品?最近,一场关于直播带货的争议刷爆了网络!前反诈民警、网红“反诈老陈”突然发布视频,直指演员谢孟伟(嘎子哥)直播间售卖的699元酷派手机可能不是正品!瞬间,这个话题引爆全网,网友们纷纷热议直播带货的真实性。

据最新报道,老陈在7月底从嘎子哥直播间下单了这款“GZ coolpad酷派X60”手机。直播时,嘎子哥大力鼓吹这是酷派新品,拥有256G大内存和8核处理器,还信誓旦旦地承诺“假一赔十”。

手机到手后,老陈的朋友——一位手机行业专家——一眼就看出问题,怀疑是贴牌机,劝他退货。老陈一查酷派官网,果然找不到这款手机的踪影!于是,他立马拍视频曝光,质疑产品的真实性。

嘎子哥也不甘示弱,在直播中强硬回击,坚称所有商品都是正品,还反咬老陈“蹭热度”。

随着风波越闹越大,媒体联系了酷派客服。对方表示:“这款产品确实存在,正在各平台审核上架,很快就会亮相。”对于之前查不到信息,客服解释是“审核流程还没走完”。

但老陈并不买账,他反问:“为什么官方都没上架,直播间就能先卖?”并呼吁平台和监管部门加强监管,保护消费者权益。

问题来了:品牌说在审核,主播提前卖,这合规吗?“假一赔十”是真是假?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维权?带着这些疑问,记者专访了《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市盈科(石家庄)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毕强律师。

毕强律师指出:“我们需要明确一个关键点:在中国市场销售的产品,尤其是手机,必须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和认证。”品牌方所谓的“审核中”很模糊,需具体分析。

如果“审核”指的是国家强制性认证,那么依据《产品质量法》和《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未完成认证就销售属违法行为。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商品,将面临严重法律后果。

如果“审核”只是电商平台内部流程,那么从法律角度,产品合规的前提下,通过直播间“首发”或“预售”不一定违法,可视为营销策略。

但核心在于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和真实性。这种“提前销售”模式存在信息不对称风险,游走在法律灰色地带,易引发纠纷,损害品牌信誉。

毕强律师进一步分析:“如果这款手机是贴牌生产或参数与宣传不符,而直播间包装成‘酷派新品’,就可能构成虚假宣传。”

对于“假一赔十”的承诺,毕强律师表示,这是一种加重自身责任的要约。但如果建立在信息不透明基础上,它可能成为宣传话术,掩盖真相。

消费欺诈需“主观故意”和“客观行为”结合。如果谢孟伟团队明知产品与宣传不符,却故意隐瞒或虚假信息诱使购买,就涉嫌欺诈。

一旦构成欺诈,消费者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退一赔三”。而“假一赔十”的承诺,相关方也应履行。市场监管部门可依据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处罚违法行为。

关于维权,毕强律师建议:固定证据至关重要。录制直播过程、截取销售页面、保留购买凭证、对开箱录像,并可联系第三方检测机构鉴定。维权途径包括协商、平台投诉、12315举报,或仲裁诉讼。

毕强律师最后强调,直播带货需法治保障。平台应加强审核,监管部门需创新治理,消费者要保持理性,勇于用法律维权。

记者: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