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杭州西站网约车软护栏引发轩然大波,安全与便利如何兼得?
亲爱的读者,你是否曾在网约车上下车时狼狈不堪?最近,杭州西站的旅客就遭遇了这样的尴尬!潮新闻 · 钱江晚报 "记者帮" 收到紧急留言:"杭州西站网约车停车场的车位两侧安装了软性护栏,车门只能打开一丝缝隙,上下车简直受罪。身材苗条的还能勉强挤进去,胖点或带行李的更是汗流浃背!能不能来点智能解决方案啊?"
车门与护栏的狭窄间距。记者 玥涵 摄
昨日中午,记者火速赶往杭州火车西站 P2 网约车停车场,现场体验这一热点问题。
开启空间受限
需挪车以便乘客上下
"小心开门,避免擦碰"的广播声在嘈杂的车流中反复回响。许多乘客刚找到网约车,就被司机紧急叫停:"稍等!"只见司机熟练地将车头前挪大半截,调整好角度才允许开门。
记者近距离观察发现,每个停车位两侧都固定着5根圆柱形软性护栏——这道防"开门杀"的屏障,竟让上下车变成了"技术活"。
杭州西站枢纽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透露,2025年上半年以来,因旅客开门擦碰导致的出警事故高达80多起!为提升体验,6月底果断安装了这些软隔离桩。
"以前没护栏时,剐蹭纠纷满天飞,"网约车停车场安保人员指着车道感叹,"乘客一急,开门'嘭'一声,旁边车就倒霉。小划痕还能忍,严重的得赔钱报警,高峰时堵得水泄不通。"他肯定地说,安装护栏后,事故"锐减"。
跑了三四年网约车的李师傅坦言:"安全确实有保障,我以前为开门刮车吵过架。现在有护栏挡着,大家都小心了。"但他话锋一转,指着车门间距:"你看,门最多开20厘米,乘客侧身都难,带行李的更是噩梦。"他通常将车头前挪几厘米,"只能这样错位,让门缝大一点。"
司机们的机智应对。记者 玥涵 摄
软隔离旨在提醒安全
将研究优化方案
53岁的滴滴专车司机余师傅最怕中间车位:"那两个车位被护栏团团围住,停车技术得超高。"余师傅回忆,护栏还升级过:"最早是细杆,一踢就歪,后来换成了粗壮款。"
记者现场看到,司机们各显神通——有的专挑靠近柱子的车位,利用空隙给乘客留空间;有的像李师傅一样,将车头紧贴车位线,错开护栏位置。
"都是被迫的招数,乘客方便最重要,"李师傅直言,"虽理解安全初衷,但希望调整护栏间距,让上下车更顺畅。"
为方便上下车特意留出的空隙。记者 玥涵 摄
针对司乘困扰,工作人员积极回应:软隔离柱旨在提醒旅客控制开门幅度,避免意外。软柱能在碰撞时提供保护,且随开门幅度摆动,灵活性强。
工作人员强调:"下一步,我们将广泛收集意见,加速研究优化方案,为来杭旅客和司机打造更舒适出行环境。"
潮新闻记者 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