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报拉响!70%投资者预言美国陷“滞胀危机”,真相究竟如何?
界面新闻记者 | 玥涵
你感受到了吗?美国经济“滞胀”的警报再次拉响,全球市场屏息凝神。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本周发出警告: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和移民驱逐政策正引发严重通胀冲击,同时拖累经济增长。他直言,若没有人工智能投资热潮的支撑,美国经济很可能已在物价上涨与增长放缓的双重重压下陷入衰退——而AI热潮本身,也随时有破灭危险。
滞胀,一个比衰退更棘手的现象:经济失速、通胀高企。美国银行8月初调查显示,约70%的全球投资者预测,未来12个月内美国将陷入滞胀困局。
惠誉评级首席经济师布莱恩·库尔顿向界面新闻表示,伴随关税冲击,2025至2026年美国经济增速将连续两年显著低于2.1%的趋势水平,预计2027年才可能回归正常。“2025年下半年,美国确实在朝滞胀方向发展——增长放缓、通胀抬头。”但他强调,失业率预计不会飙升至历史高位。
宏源期货分析师王文虎指出,近期滞胀叙事源自一系列爆冷数据:上半年GDP平均年率仅1.25%,远低于去年四季度;7月新增非农就业仅7.3万人,远不及预期,前两月数据还遭遇大幅下修。
尽管如此,王文虎认为滞胀年内发生概率不大。特朗普持续施压美联储,9月降息几无悬念;加之财政赤字扩张、减税加码,零售、工业产出及PMI数据仍稳健,短期经济韧性犹存。
加拿大皇家银行首席经济学家Frances Donald则判断,年底前美国将陷“轻度滞胀”:增长放缓、低于趋势,同时物价压力持续。
中金公司更进一步,提出“类滞胀”风险登台——通胀上升、经济增速放缓但仍正增长。分析师肖捷文警告,美国正步入“双高”时代:关税与利率长期高企,极大抑制总需求,拖累房地产复苏,劳动力市场承压,美联储陷入典型政策两难。
转机似乎若隐若现。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年会超预期“转鸽”,称就业下行风险增加,关税对通胀或为一次性影响,为9月降息敞开大门。但这不意味大幅宽松路径已锁定。
Frances Donald提醒,9月前还有多项通胀和就业数据待公布,降息远非板上钉钉。
更值得警惕的是,全球“财政主导、货币配合”模式的外溢风险正在加剧——或引发通胀飙升、债券收益率暴走,最终反噬经济增长。王文虎直言:“高债务、高利率时代或已来临。直至经济崩溃或债务违约倒逼全面改革,类似阿根廷剧情正在暗涌。”
市场早已不安。3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飙至3.22%历史新高;美、英30年期国债收益率逼近5%与5.6%;就连财政保守的德国,30年期借贷成本也突破3%,为2011年来首次。
追觅科技跨界造车,首款车对标布加迪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