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气象台最新预报显示,9月15日至21日期间,我国将迎来新一轮冷空气活动。这股自西向东推进的冷空气将显著影响中东部大部地区,不仅有望终结江南地区持续多日的高温天气,同时也将为华西至黄淮一带带来持续性降雨。据预测,上述区域周累计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3至7成,部分站点可能出现超历史同期1倍以上的极端降水,其中川陕交界区域或遭遇累计雨量超250毫米的特大暴雨,主要降雨过程将集中在15-17日及18-21日两个时段。
首轮强降雨过程预计于15日夜间率先影响四川盆地,随后向东北方向蔓延。15日至17日,受冷暖空气交汇形成的强辐合带影响,四川盆地中西部和北部、陕西西南部、河南西南部及山东西南部等地将出现大到暴雨,核心区域降雨量可达100至120毫米,四川盆地局部地区甚至可能出现150至200毫米的短时强降雨。降雨期间最大小时雨强将达到20至30毫米,局地短时雨强可能突破40至60毫米,并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需特别防范城市内涝和中小河流洪水。

18日起,雨带将呈现稳定少动特征,四川盆地东部和北部、陕西南部及黄淮地区将转为稳定性阴雨天气。虽然降雨强度较首轮有所减弱,但持续时间延长,累计雨量大,土壤含水量将持续饱和,地质灾害发生风险进一步升高。
气温方面,15日至18日的冷空气过程将带来明显降温。北方地区普遍降温4至8℃,内蒙古中东部、东北西部等区域降幅可达10℃以上;南方地区降温幅度为3至6℃,江南南部部分站点降温或超8℃。随着冷空气主体过境,江南地区35℃以上的高温天气将全面解除,日最高气温有望回落至28-32℃区间,高温缓解将显著改善人体舒适度。

气象专家发出重要警示:自8月下旬以来,四川盆地、甘肃南部、陕西南部等华西区域及河南大部已出现持续性阴雨天气,部分站点累计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8成至1倍。叠加未来一周的强降雨影响,上述地区发生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气象风险等级已升至橙色预警水平。建议公众密切关注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短时临近预报,避免前往山区沟谷、地质灾害隐患点及河道周边区域。驾车出行遇积水路段应听从交管人员指挥,切勿强行涉水通行。
农业生产方面需特别注意,西南地区、江汉及西北地区东南部正值秋收关键期。预计四川西部和东北部、云南大部、重庆、甘肃南部、陕西南部等地将遭遇连阴雨天气,可能导致已成熟的水稻、玉米等作物倒伏、发芽霉变。农业部门建议农户抓住降雨间隙抢收抢晒,确保颗粒归仓,同时做好农田排涝和病虫害监测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