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长空澄澈,哀乐低回,众人静立。
12日上午,沈阳桃仙国际机场,1500余名社会各界代表齐聚于此,迎接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荣归故里。
当空军运-20专机进入中国领空,4架歼-20战斗机随即升空护航,并在机场上空进行通场致敬,“双20”编队翱翔蓝天,向志愿军烈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通讯频道中,歼-20长机飞行员坚定表示:“先烈们曾浴血奋战、守护家国。今日,敬请聆听我们的‘威龙’呼啸,饱览这锦绣中华,敬礼!”
10时57分,运-20专机稳稳降落在桃仙国际机场。机场随即举行最高礼遇“过水门”仪式,迎接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家。
山河已安,英雄当归。
30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英灵及267件遗物,在时隔70余年后,终于重新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11时25分,军乐队奏响《思念曲》,庄严的迎回仪式正式拉开帷幕。悠扬而低回的乐声,倾诉着人们对英雄的无限思念。礼兵们护卫着烈士的灵柩缓缓走下飞机,将其轻轻安放在棺椁摆放区,并仔细整理了棺椁上覆盖的五星红旗。
刚刚参与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的白田硕,已连续12次执行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任务。他说:“当年,抗美援朝的老战士们义无反顾跨过鸭绿江,保卫祖国;如今,山河太平,换我们手握钢枪守护他们。”
全场奏响《义勇军进行曲》,全体人员向志愿军烈士遗骸深深三鞠躬,以此表达对先烈的深切缅怀和无尽哀思。
现场的抗美援朝老战士们庄严敬礼,他们深情的目光凝视着曾经的战友,泪水从老兵们饱经风霜的脸颊滑落。
迎回仪式结束后,志愿军烈士遗骸棺椁在70辆警用摩托车组成的骑警车队护送下,由6辆军用运输车送往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街道两旁,数千名群众自发列队肃立,迎接志愿军英烈魂归故土。沈阳市区各交通要道、运营车辆及主要建筑上,纷纷打出向英雄致敬的标语。
当护送车队抵达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门前时,志愿军老兵程茂友早已在此等候。他已多次迎接牺牲的战友们回家。
程茂友激动地说:“这些年,我无数次在梦中回到战场,与他们相聚。只要我还能动,就一定会来接他们。”
89岁的志愿军老兵南启祥再次吹响了手中的军号,他说:“我就是要用他们熟悉的号声,呼唤他们回家。”
魂兮归来,英雄安息。
13日上午,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30位长眠异国他乡的志愿军烈士英灵,在阔别祖国70余年后,终于安葬在中华大地的怀抱中。
英雄的伟大功绩永载史册,他们的崇高气节和浩然正气长存世间。75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经过2年零9个月的艰苦卓绝斗争,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祖国永远不会忘记,19万7千多名中华英雄儿女为了国家和人民献出了宝贵生命;人民永远铭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安葬仪式在陵园的下沉式广场举行。广场中央,寓意英雄如山、祈愿和平的主题雕塑静静矗立。广场四周,环形的烈士英名墙下摆满了黄白相间的菊花,参加仪式的人们列队整齐,神情肃穆。
松柏苍翠,草木含情。10时许,安葬仪式正式开始。军乐队奏响《思念曲》,礼兵们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护送志愿军烈士遗骸棺椁缓缓进入安葬现场。全场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全体人员向志愿军烈士遗骸三鞠躬。27名礼兵连续鸣枪12响,向英勇的志愿军烈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起灵!”
《思念曲》再次奏响,礼兵们抬起烈士棺椁,绕场半周后,缓缓走向地宫。全场人员向烈士棺椁行注目礼,默默送别英雄最后一程。
自2014年以来,历经十余载,已有1011位志愿军英烈魂归故里。
来自空军某部“模范空降兵连”的刘金池,在黄继光烈士墓前庄严承诺:“老班长,抗美援朝战争中,你们凭着‘钢少气多’的精神,战胜了武装到牙齿的侵略者。如今,我们‘钢多气盈骨更硬’,有坚定的信心、决心和能力战胜一切来犯之敌。”
忠魂永不磨灭,浩气永世长存。
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中心,镌刻着“抗美援朝烈士英灵永垂不朽”的纪念碑高高耸立,庄严肃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