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最新公告显示,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已于9月8日起进行调整,九毛九(09922.HK)等20只证券被调出名单。市场分析认为,此次调整或反映出餐饮行业格局变化及投资者对连锁餐饮企业估值逻辑的重新审视。
九毛九集团近期披露的半年报显示业绩承压明显。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7.53亿元,同比下滑10.14%;归母净利润6069万元,同比下降16.05%。核心品牌矩阵集体遇冷成为业绩下滑主因,太二酸菜鱼、怂火锅、九毛九西北菜三大主力品牌收入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作为集团营收支柱的太二酸菜鱼表现尤为突出。上半年太二实现收入19.48亿元,同比下降13.3%,营收占比从去年同期的73.4%降至70.8%。门店数量从去年6月末的612家缩减至547家,半年净关店65家,同店销售额亦出现下滑。这个曾以"排队王"著称的酸菜鱼头部品牌,正面临成立以来最严峻的市场考验。
为应对下滑态势,太二于今年推出"5.0鲜活模式"战略升级,重点打造"活鱼现杀、鲜鸡现烹、鲜牛肉现切"的产品体系,同步启动门店场景革新,通过增设明厨亮灶、现场烹饪区等方式强化食材新鲜度体验。这一系列举措能否扭转颓势,成为行业关注焦点。
怂火锅上半年实现收入4.16亿元,同比微降3.5%,主要受翻台率下滑影响,从去年同期的2.9次/天降至2.5次/天。尽管营收小幅下滑,但得益于门店数量从73家增至76家,其营收占比反而从14.1%提升至15.1%,显示出品牌仍在持续扩张。
集团元老品牌九毛九西北菜业绩下滑最为显著,上半年收入2.26亿元,同比锐减22.6%,营收占比从9.5%萎缩至8.2%,门店数量及翻台率双降成为主要拖累因素。
在主力品牌集体下滑的背景下,集团新兴业务表现亮眼。包括"山的山外面·贵州酸汤火锅"在内的其他业务实现收入1.62亿元,同比激增75.6%,主要得益于新品牌门店扩张及第三方货品销售业务增长,成为集团为数不多的业绩亮点。
半年报数据显示,九毛九集团上半年仅新开10家餐厅,其中太二3家、怂火锅5家、山外面合作店2家,较去年同期59家的开店速度大幅放缓。与此同时,集团上半年关闭88家餐厅,主要因租约到期及经营未达预期,反映出公司正进行战略收缩与门店优化。
财务状况方面,截至6月末,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89亿元,较去年底减少19.4%,主要因定期存款配置增加及偿还银行贷款。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资产负债率从去年底的51.4%降至47.3%,财务结构有所优化。
公开资料显示,九毛九集团起源于海口,目前运营九毛九西北菜、太二酸菜鱼、怂火锅厂、山的山外面四大品牌,2020年1月在港交所上市。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团在全球拥有695家自营餐厅及34家加盟/合作餐厅,员工规模超2万人。
中国饭店协会7月发布的行业报告指出,当前餐饮住宿市场呈现增速放缓、结构调整深化特征,海底捞、西贝等头部企业普遍放缓扩张步伐,转向精细化运营。报告强调,银发经济、情绪价值消费、非遗美食体验等新场景将成为行业增长新引擎。
协会建议餐饮企业应把握消费理性化趋势,在成本控制与产品创新间寻求平衡,加快开发符合新消费需求的场景化产品。对于九毛九而言,如何在存量市场中实现品牌焕新与效率提升,将是下一阶段的核心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