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全新iX3全球首发
核心看点:Neue Klasse平台首款量产车/CLTC续航900公里/2026年国产上市
9月5日,宝马集团正式发布全新一代iX3纯电动中型SUV。作为品牌新世代平台(Neue Klasse)的首款量产车型,新车全面应用Vision Neue Klasse X概念车设计元素,海外市场计划2025年底启动交付,中国版车型将于2025年内完成发布并于2026年实现本土化生产。现款宝马iX3在售价格区间为40.5万-44.5万元。

外观方面,新车采用发光双肾格栅设计,概念车标志性的"回"形LED灯组与竖向双箭头日行灯得到保留。侧面延续霍夫迈斯特拐角经典设计,将概念车的流媒体后视镜调整为传统外后视镜,隐藏式门把手优化为弹出式结构。车身尺寸全面升级,长宽高分别达到4780/1895/1635mm,轴距提升至2895mm,较现款车型显著增加。车尾配备贯穿式LED尾灯与扁平化品牌标识,空气动力学设计进一步优化。
内饰搭载全景iDrive智能座舱系统,集成视平线全景显示、3D抬头显示以及17.9英寸平行四边形中控屏。针对中国市场,新车将内置生成式AI大语言模型,通过与Momenta联合开发的高阶辅助驾驶方案,结合专属底盘调校技术,实现对本土路况与驾驶习惯的深度适配。
动力系统基于800V高压平台打造,搭载第六代eDrive电驱技术。首发的iX3 50 xDrive车型采用双电机四驱布局,系统综合功率达345kW(469马力),峰值扭矩645N·m,0-97km/h加速仅需4.7秒。配备75-105kWh第六代动力电池组,CLTC工况续航里程达900公里,支持400kW超快充技术,在理想条件下充电10分钟可补充350公里续航里程(WLTP标准)。

当前在售的宝马iX3终端市场存在一定幅度优惠,而新一代车型面临的市场环境已发生显著变化。在40-50万元价格区间,自主品牌已推出多款中大型新能源SUV产品。宝马试图通过新世代平台的技术革新巩固豪华电动市场地位,其核心竞争力体现在900公里超长续航与800V高压架构,但最终市场表现将取决于国产后的定价策略及消费者对传统豪华品牌电动化转型的认可度。

本田Prelude混动跑车北美上市
核心看点:2.0L混动系统/203马力/S+ Shift模拟换挡技术/1360kg轻量化车身
9月4日,本田汽车发布2026款Prelude美版车型官图,宣布这款双门混动跑车将于2025年秋末在北美市场正式上市。新车基于思域平台开发,定位紧凑型GT跑车,搭载2.0升发动机与双电机组成的混动系统,系统综合输出203马力。

外观采用本田全新设计语言,条状日行灯与下方大灯组形成贯穿式前脸视觉效果,蜂窝状进气格栅设计比思域TYPE R更为内敛。车身侧面呈现经典溜背造型,采用2+2四座布局,配备隐藏式门把手和19英寸运动轮圈,搭配Brembo四活塞制动卡钳强化运动属性。车身尺寸为4531/1880/1356mm,轴距2606mm,整体比例保持紧凑。车尾采用掀背式尾门设计,配备分段式扰流板,贯穿式尾灯下方嵌入车型专属标识。
内饰延续本田家族式设计风格,提供蓝白双拼与纯黑两种内饰配色方案。标配10.2英寸全液晶仪表和9英寸中控显示屏,支持无线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手机互联功能。8扬声器Bose音响系统与前排加热运动座椅凸显其运动定位。核心技术亮点是首次搭载的S+ Shift模拟换挡系统,通过精确控制发动机转速与电机输出,实现模拟换挡响应和降挡提示功能,该技术未来将逐步应用于本田其他混动车型。
动力系统由2.0升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与双电机组成,系统综合输出203马力,采用前轮驱动布局。底盘部分搭载与思域TYPE R相同的高性能部件,包括双轴支柱前悬架和自适应减振系统,提供舒适、GT、运动及个性化四种驾驶模式。据官方信息,新车整备质量控制在1360kg左右,成为同级别中少见的轻量化混动跑车产品。

在当前电动化趋势下,大马力电动车已成为性能车市场主流选择,部分车型输出功率已突破400马力,使得Prelude的203马力参数显得较为保守。但该车通过1360kg轻量化车身、2606mm短轴距设计以及S+ Shift模拟换挡系统,展现出对纯粹驾驶乐趣的回归。这种聚焦机械质感与人车互动体验的产品思路,为燃油混动跑车在电动化时代提供了差异化发展路径。

特斯拉Model Y长轴版中国交付
核心看点:3040mm超长轴距/2+2+2六座布局/CLTC续航751公里/33.9万起售
9月2日,特斯拉中国官方宣布Model Y长轴版(Model Y L)正式启动首批用户交付工作。新车专为中国市场打造,通过加长179mm轴距优化内部空间,采用2+2+2六座布局,官方起售价33.9万元,定位纯电动中大型SUV。
外观方面,长轴版延续标准版Model Y的设计语言,封闭式前脸与分体式头灯组保持不变,新增星光金色专属车漆选项。车身尺寸全面提升至4976/1920/1668mm,轴距达到3040mm。侧面轮廓因轴距加长150mm显得更加修长,后三角窗与后翼子板尺寸增大,车顶溜背线条设计更趋平缓。车尾配备经过空气动力学优化的黑色扰流板及六座专属标识,全新19英寸封闭式轮圈采用前255/45 R19、后275/45 R19的鸳鸯胎配置。

内饰升级重点聚焦空间利用与功能优化。中控显示屏尺寸增至16英寸,保留标志性的屏幕换挡设计。六座布局为核心亮点:前两排配备一体式运动座椅,第二排座椅支持电动升降扶手和最大125度仰角调节,第三排座椅提供电动靠背调节与加热功能。全车标配三区独立空调出风口、19扬声器高级音响系统及后排8英寸娱乐显示屏,第三排新增安全气囊与USB-C充电接口。
动力系统搭载前后双电机,前电机最大功率144kW(193马力),后电机最大功率200kW(269马力),系统综合输出344kW(462马力)。配备82kWh三元锂电池组,CLTC工况续航里程达751公里。底盘部分升级CDC连续可变阻尼减振器,进一步提升行驶质感。

尽管特斯拉Model Y目前仍占据中型纯电SUV销量榜首位置,但市场竞争持续加剧。在中国市场,阿维塔07/11、小鹏G7/G9以及智己LS6/LS7等车型均将Model Y列为核心竞品。特斯拉的品牌认知度已形成显著优势,消费者购买决策门槛相对较低。此次推出的长轴版车型,旨在填补35万元级六座纯电SUV的市场空白,通过与标准版接近的定价策略进一步扩大用户覆盖范围。行业分析认为,该版本有望逐步成长为Model Y车系的销量主力车型。

奥迪Concept C概念车全球首发
核心看点:"The Radical Next"设计理念/PPE电动平台/纯电双座跑车定位
北京时间9月3日,奥迪汽车正式发布Concept C纯电动概念跑车。该车展示了品牌名为"The Radical Next"的全新设计哲学,计划于2025年慕尼黑车展完成全球首秀,量产版本预计将在奥迪博林格霍夫工厂投产。
新车外观设计与当前奥迪产品序列形成显著差异,并未采用近年流行的锋利线条与科技感元素,而是回归受包豪斯主义影响的初代TT车型设计理念,强调简约形态与功能实用性的高度统一。整车采用"钛金属"专属配色,车顶线条流畅下滑形成溜背造型,配备电动伸缩硬顶机构。灯光系统构成前脸与尾部的视觉核心,均采用水平排列的四颗光源设计,六辐式轮圈与简洁的车尾扩散器进一步强化整体设计的纯粹感。

内饰部分延续外部的极简设计哲学,环抱式座舱大量采用阳极氧化铝物理控制按键,配色与外部钛金属色调形成呼应。中央控制区配备10.4英寸可折叠显示屏,可根据使用场景智能调整显示信息,空调触控按键整合于中控台中央区域。
尽管具体性能参数尚未公布,奥迪官方确认Concept C将搭载纯电驱动系统。该车有望基于与保时捷联合开发的PPE高端电动平台打造,预计提供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四驱多种动力配置。纯电架构带来车身比例的革新,整体姿态更接近中置发动机跑车而非传统前驱布局。

随着电池技术与电动平台的持续发展,电动小型跑车细分市场正涌现新的产品机遇。除奥迪Concept C预示的TT继任者方向外,保时捷718电动版同样计划基于PPE平台开发,中国市场也已出现如SC01等新兴品牌产品。在主流电动车型竞争日趋同质化的行业背景下,专注于驾驶乐趣与独特设计的电动小跑车,或将成为汽车厂商实现差异化突破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