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海关‘十四五’狂揽9.7万亿税款,515万违禁品被截,海南自贸港封关在即!
记者 玥涵
亲爱的读者,您可曾想象我国海关如何守护国门?就在8月25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重磅揭晓海关五年辉煌成就,展现维护国门安全与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破性进展。
发布会上,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披露,“十四五”期间安全防控体系实现惊人突破,国门安全坚不可摧。数据显示,年均监管进出口货物量高达52亿吨,货值突破41.5万亿元,监管体量稳居全球第一,完美统筹规模与安全。
更令人震撼的是,五年来全国海关累计截获各类违禁物品515万件,其中涉政、涉枪、涉爆等危害国家安全物品占比显著;精准检出70余种传染病病原体,发现病例18万例;依法处置不合格进出口商品20多万批次。税收征管成效斐然,累计征收税款9.7万亿元,做到应收尽收。同时成功侦办走私犯罪案件2.3万起,严厉打击洋垃圾、濒危物种和毒品走私。
在贸易便利化领域,我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升级为全球数字化枢纽,整合25大类964项政务服务,全覆盖跨境贸易全流程。“智慧旅检”系统在全国80%航空口岸落地,实现旅客“无感验放、秒级通关”的极致体验。
口岸开放布局持续优化,“十四五”期间新增及扩大开放口岸40个,全国口岸总数达311个,形成水陆空立体联动、东中西部协同发展的全方位格局。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效能飙升,以不足万分之二国土面积,贡献全国五分之一的进出口总值。我国贸易“朋友圈”扩至全球157个国家和地区的前三大伙伴。
海关总署署长孙梅君重点强调,海关正全速推进海南自贸港通关体系建设,已完成监管办法制定、二线口岸验收及智慧监管平台部署。近期将发布报关规范等文件,确保12月18日二线口岸正式封关运作。
《海南自由贸易港“二线口岸”通关信用管理若干规定》将于2025年12月18日同步实施。该法规创新构建信用监管机制,通过精准分类通关主体,实现“管得住”与“通得快”的统一。
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副厅长王雪皓介绍,该《规定》整合多部门信用数据,建立通关信用分级体系:企业经营主体分为高级认证企业、白名单、重点关注名单三类,个人划分为白名单和重点关注名单两类,实施差异化监管,推动资源精准配置。